受訪專家: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王 遙
《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稱,中國為環境相關項目融資的綠色債券發行額正在迅速增加。2022年1月至6月的發行額較去年同期相比幾乎翻了一番。據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統計,中國企業和地方公共團體等發行的綠色債券金額達578億美元。由于利率走向的不確定性,全球綠色債券發行正在減速,在此背景下,中國的發行量增長顯得尤為突出。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氣候債券倡議組織首席執行官肖恩·基德尼表示,中國率先設定強制性的綠色債券指導方針,這意味著中國更多的綠色債券將獲得國際認可,使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債券的領導者。
自2016年啟動綠色債券市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綠色債券發展增速最快的國家。據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數據庫統計,2022年上半年,中國境內外新增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約5039.63億元。近年來,綠色債券市場不斷發揮其在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為國內綠色低碳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清潔能源是中國普通綠色債券重點支持領域,占中國境內新增普通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的39.40%,募投項目主要用于支持光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供熱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和運營;其次是用于支持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項目,如綠色交通、能效提升、可持續建筑、水資源節約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等領域;再者是用于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以及生態環境產業等領域。
中國的綠色債券呈現類型多樣化特征。2021年,中國債券市場在綠色債券下面增設了子品種“碳中和債”,主要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領域,自推出后其市場發行量持續增長。中國也對藍色債券市場進行初步探索,藍色債券作為專項支持海洋治理與保護以及海洋資源開發的新型投融資工具,對促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綠色鄉村振興債券則對推進清潔能源、污染治理等鄉村振興工程建設以及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提出以后,監管部門及市場主體積極踐行“雙碳”理念,從綠色債券標準體系及債券品種創新等方面積極發力,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有效助力。一方面,綠色債券標準體系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政策保障。2022年7月,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發布《中國綠色債券原則》,是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國綠色債券標準實現國內初步統一、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另一方面,“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可持續發展再掛鉤債券等不斷豐富創新的綠色債券品種,為“雙碳”目標下相關行業的轉型發展精準引入資金活水。
在“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數字化是中國經濟轉型的趨勢,綠色債券作為中國僅次于綠色信貸的第二大綠色融資渠道,未來可通過完善提升以下方面,為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發揮重要作用:
在監管層面上,進一步嚴格綠色債券市場監管,擴大綠色債券市場發行主體參與范圍。金融監管部門可研究出臺綠色債券強制信息披露機制,強化金融監管部門對綠色債券發行主體信息披露要求,同時研究出臺非國有企業綠色債券發行指引等專項措施,向非國有企業宣傳和推廣綠色債券,引導多元化市場機構參與綠色債券發行。
在資金投向結構上,綠色債券的募投項目需向支持高碳行業轉型升級方面側重。目前,中國能源格局仍以煤為主,但綠色債券的重點支持領域則是清潔能源,高碳行業的轉型升級存在較大資金缺口。未來,中國綠色債券應高度關注高碳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需求,引導擴大現有可持續類債券的應用范圍,同時推進綠色債券創新品種研發,出臺轉型債券相關指引,進一步引導市場資源流向綠色低碳轉型領域。
在應用領域上,進一步研究探索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在綠色債券領域的應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ESG為代表的可持續投融資主流趨勢日益明顯,在服務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可通過強化綠色債券發行前和存續期的ESG管理和建立公開透明的ESG信息披露機制等形式,強化綠色債券市場風險管理。
(李浩嘉采訪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