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筆公正轉型貸款在山西省大同市落地,發放對象是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貸款金額為1億元。公正轉型貸款是轉型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碳密集型行業低碳和公正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轉型金融是新事物,相當于綠色金融的有效補位,可以覆蓋綠色金融無法觸及的“灰色地帶”,為碳密集型行業提供財政支撐。通過與綠色金融優勢互補,解決高碳行業轉型資金缺口以及融資難題。
提供金融支撐
綜合《G20轉型金融框架》、經合組織、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等相關定義,轉型金融指對市場實體、經濟活動和資產項目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轉型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針對傳統碳密集型行業和高環境影響行業。
“轉型金融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統一的定義還在形成過程中。”中金研究院執行總經理陳濟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各界對于轉型金融支持對象的側重點有所區別,我國對轉型金融的定義同時涵蓋經濟活動、市場主體和資產項目三個方面。”
陳濟介紹稱,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一樣,我國轉型金融的發展處在起步階段,相關金融機構的實踐以探索性為主,監管部門還在加緊開展研究。
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啟動轉型金融研究工作,已初步明確轉型金融的基本原則,并組織開展了鋼鐵、煤電、建筑建材、農業等領域的轉型金融標準研究;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作為兩大主體,也在不斷探索制定轉型金融工具的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和界定標準,明確低碳轉型公司債券定義、投向低碳轉型領域的募集資金金額以及低碳轉型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提出,要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繼續深化轉型金融研究,實現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序、有效銜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全球范圍來看,轉型金融仍然是一個模糊的議題,定義工作亟待持續推進。惠譽常青指出,在不同行業和社會、政治及經濟背景下,定義方法有所不同。盡管歐盟在制定綠色金融標準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亞洲則因其經濟高度依賴于碳密集型行業而在轉型金融方面一馬當先。
填補資金缺口
“我國發展轉型金融的主要優勢是巨大的棕色資產規模。”陳濟坦言,“轉型金融作為綠色金融的有益補充,可以彌補綠色金融對于高碳行業轉型支持的不足。”
所謂棕色資產,主要是指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等非環境友好型經濟活動中形成的可以帶來確定效益的資產,包括火電、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造紙等行業,而這些無疑是推進“雙碳”目標和氣候治理進程的重點和難點。盡管轉型金融和綠色金融都因支持低碳轉型應運而生,但在作用目的、支持領域和評估標準方面均存在差異。
在作用目的方面,轉型金融促進高碳產業低碳轉型,而綠色金融扶持綠色產業發展;在支持領域方面,轉型金融主要促進煤電等棕色產業的減排與轉型,而綠色金融主要支持水電、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等深綠產業的綠色增量;在標準評估方面,轉型金融以更好實現階段性減排為目標,其側重轉型過程而非結果,所以其標準需要動態評估,綠色金融則以綠色為導向,更強調經濟發展結果而非具體過程,所以綠色金融標準相對靜態。
根據中金公司估算,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電力、交通運輸和建筑等高碳行業的投資需求最大,分別為67.4萬億元,37.4萬億元和22.3萬億元。
綠色金融對投資標的的嚴格限制加劇了高碳行業轉型面臨的資金供求矛盾。在供給側,國際上不少金融機構簡單地將所有與化石能源相關的活動列為“禁止融資”類別,甚至開始從化石能源相關領域撤資;在需求側,在所有與碳中和相關的行業中,碳密集型行業的融資需求最大。
“我國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為主,現階段難以減輕對煤炭的依賴,需要更多金融資源。”陳濟表示,“轉型金融既可以助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還可以幫助挖掘高碳行業凈零轉型潛力,成為新形勢下平衡經濟增長和低碳轉型目標的抓手。”
對于那些依靠煤炭資源的地區,轉型過程中出現的財政收入減少、勞動力再就業等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社會問題。“解決這樣的轉型挑戰,一方面要求財政政策通過再分配的方式,協調我國綠色轉型中的地區差異和利益不平衡;另一方面,利用轉型金融工具,給予高碳資產公正轉型所需金融服務,緩解此類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壓力。”
促進“綠色變身”
對高碳排行業仍是經濟增長主要支撐的國家和地區而言,轉型金融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相較于發達經濟體,轉型金融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氣候融資領域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惠譽常青ESG研究組聯席董事賈菁薇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相比綠色金融、低碳金融等分支,轉型金融更細分,其意義是幫助高碳行業“綠色變身”。“符合要求的綠色經濟活動非常有限,尤其是在我們所處的新興市場中,面臨由高碳排行業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如果要實現凈零排放,需要快速加大投融資,幫助這類企業行業轉型。”
賈菁薇介紹稱:“發達市場如歐盟,關注點更多放在綠色環保行業,并未太多考慮還沒有那么綠的行業,但這些行業卻是目前社會發展中必要的存在,而且有很大潛力會變得更綠,比如天然氣、核能、農業等領域。以亞太和歐盟為例,這兩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節奏和速度存在較大差距。歐盟國家經濟高度發達,發展速度減緩,但亞洲很多國家還處于快速上升的增長期且仍以出口為導向,這使得兩個地區實現凈零目標的時間表并不相同。在這一過程中,新興經濟體還需要依賴化石燃料,高碳排行業、重工業制造依舊是經濟增長的支柱。”(王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