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鏈
何慶
劉強
邵輝
王愛民
周海軍
田炫宏
杜祖英
焦雙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導,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主持對話環節
12月28日,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中國企業十大新聞發布暨第二屆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建設峰會上,一場由來自政商界的官員、企業家構成的主題對話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力。
營商環境的改善對中國企業意味著什么?企業家精神的真諦是什么?要實現中國企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內因與外因如何協同發揮作用?參與對話的九位嘉賓對此各抒己見。
政府的手
縮短一點最好
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何慶表示,政府重在把環境營造好,把平臺搭建好,市場自然會做選擇,政府的手縮短一點最好。
據何慶透露,作為重慶市委市政府明確的全市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區,今年以來北碚區出臺了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劃,組建了專門的民營經濟發展機構,明確了專門的編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通過這幾項舉措,北碚區今年一年市場主體新增了14100戶,其中個體戶占了60%,創造了歷史新高。未來,北碚區將出臺兩個“天地計劃”——大企業怎么頂天立地,小企業怎么鋪天蓋地。針對每個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從政府營造環境的角度,給予民營企業最大的支持和扶持。
滄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強透露,滄州市提出四段工作法,第一是熱情招商,凡是來的都是上帝,只要來這里考察,投資與不投資都是上帝。第二就是全程代辦,凡是到滄州市來投資的企業,不需要東跑西跑,只要提供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和環保報告,剩下的手續政府全程代辦。第三是服務建設,廠內的事你解決,廠外的事我解決,配套都是政府的事。第四是保證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沒有亂檢查、亂收費,保證水、暖、電、氣的供應。
山東省濱州市北海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高長鏈認為,政府進行體制機制改革是必要的。通過體制改革,北海新區將所有公章交到審批局,由審批局全權負責。所有的局長到一線去做生產隊長,所有的副主任、管委會的黨委委員、副書記、副主任全部干部身份保留,到各產業園區任生產隊長,替企業一站式解決問題。
“一帶一路”為企業
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石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邵輝認為,中國的制造業與中國產品已經在國際上具備了一定的競爭能力,現在中國民營企業家應該“走出去”,因為還有很多國家很需要我們的商品。中國可以作為制造基地,但是市場應該走“一帶一路”路線,中國的中小微企業能夠走向世界,“一帶一路”是一條捷徑。同時,“走出去”以后把國外先進的東西再帶回來,轉型、升級、改造、創新,這也是企業家要考慮的問題。
蘭州宏建建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田炫宏來自“一帶一路”的黃金段——黃河上游重地蘭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給企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起初,宏建建業集團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企業在改制時情況異常危急,賬上只有4.2萬元。改制后經過10余年的發展,目前實現盈利20余億元。企業由傳統的建材企業完成自主改制,通過高質量的定位實現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現在提出的兩輪驅動、試點發展就是要結合市場的人心鏈、資金鏈和產業鏈,把企業資源整合好,實現扁平化企業發展。
寧夏天元錳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代表性企業,公司副總裁焦雙透露,天元錳業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錳生產企業,占到全球份額的40%,是電解錳的獨角獸。焦雙認為,各級政府應該進一步明確民營企業有什么優勢和劣勢,讓相關的系列政策盡早落地。
企業家精神的
核心是創新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寶雞供電公司總經理周海軍認為,進入新時代,要弘揚企業家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經歷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企業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代企業家應該秉持和傳承改革開放初期企業家的拼勁、闖勁和敢于拼搏摸索的精神。企業承擔著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要給企業家履行這些責任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而不是過多的制約。
四川昊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杜祖英說,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兩個字——創新。“創新說白了就是我們在設計一個東西的時候,不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走,我們一定要超越別人,要升維思考、降維打擊,這樣我們的技術設計出來的產品一定是世界一流的。”
據杜祖英透露,公司目前拿到了國家一類新藥資質,拿到了日內瓦國際專利技術發明金獎,產品除了在國內發展良好以外,還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走入非洲、東南亞國家。
多數人理解的企業家精神更多的可能是風險和擔當,但在上海妙文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愛民眼中,創新才是企業家精神的精髓,也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行業,屬于超級鏈接融合的文化創新產業,創新精神是第一位的。”
此外,王愛民認為,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標簽。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年輕人非常多,企業既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無限創意,同時又要合理設定一定的邊界,從而實現個人和團隊的雙贏。作為策劃布展企業,妙文會展對每一張圖紙都要一絲不茍的研究,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去犧牲工期、犧牲品質。
(2—6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林瑞泉攝)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