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又一次來到震后的成都,看到震后的經濟迅速恢復,確實感到很震撼。我覺得四川成都不僅創造了震后重建的奇跡,而且創造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奇跡。這給我一個啟發,在大災來臨的時候,他們能夠適應環境變化,能夠開拓進取,重建家園。今天我講的題目也是,經濟轉軌和銀行轉型。我國的經濟在過去30年以GDP年均增長超過9.5%的高速增長為世界創造了一個奇跡。現在進入高增長之后,轉入經濟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為過去高速增長的國內外的條件,正在或者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這不僅包括過去我們高經濟增長的最大優勢的人口紅利在逐漸減小,也包括給我們提供固定資產高增長的高儲蓄率,也在迅速的下降。這不僅表現在經濟危機之后,我國進出口周期性下降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而且如果繼續那種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舊的經濟增長模式,我們的環境、我們的資源、我們的能源都已經不堪重負。所以,黨中央、國務院在十二五規劃提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過去重規模、重速度,要轉向重結構、重效益、重民生、重質量,這給我們提出非常嚴峻的考驗。這些大環境的變化,我們必須擺脫或者告別傳統的模式,我們不僅要快,更要好,我們不僅要比大,更要比強。那么作為商業銀行,應該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經濟轉型的一個助推力量,銀行也在面臨一個重大的轉型和考驗之中。因為決定商業銀行成長的三個因素,外部的經濟環境、銀行的約束條件和社會對銀行的需求,都在發生迅速的變化,比如說大的經濟環境,隨著經濟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銀行業過去30年年均信貸增長超過20%,逆差收入。在新的環境下,這種信貸環境在發生變化,所以銀行模式在發生巨大挑戰。特別是未來幾年,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應該是漸行漸近,銀行利差必然縮小,風險必然加大。也就是說傳統的銀行是融資和支付,由于直接融資,特別是今年,各種股權基金的興起,對銀行建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第三方支付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長,已經突破一萬億,對原來銀行支付業務也是一個挑戰。所以環境對銀行發生了巨大變化,銀行的約束條件,資本充足率對銀行的資本消耗、資本增長是個嚴重的因素。央行的周期性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也對銀行業有很多的制約。準備金率已經高達21.5%,從客戶需求看,隨著經濟轉型、金融發展、社會收入發生變化、格局的變化,傳統的銀行業務在逐漸被新的金融需求所取代,比如說經濟調整所需要銀行對新興產業的支持,銀行對新的金融工具的支持,對財富管理業務的支持,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對人民鼓勵國際化的支持,這都是銀行面臨的新的挑戰。另外,移動通信、網絡經濟,都改變了銀行賴以存在的基礎。所以銀行面臨一個經濟環境變化,約束條件加大,社會需求更新這樣一個歷史性考驗。面臨經濟發展這樣一個重大的變化,銀行和企業一樣,應該因勢而變,跟上這個形勢。什么叫勢?應該是未來的發展、世界格局和宏觀的變化。我的體會是,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作為一個銀行的管理者,不懂得未來,就無以評判當下,不懂得世界,就沒有辦法理解中國。不懂得宏觀,就無法鑄造輝煌。所以企業一定要適應大的經濟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的挑戰自己,完成自己的轉型。招商銀行在過去七年中完成了第七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我們都是在中國的大多數銀行還在追求利差業務,靠利差為主這樣情況下,我們發展零售業務,應該說從零到有,從小到大。發展為我們企業服務的新興業務,包括先進管理、資產托管、網上支付等等,也包括支持中小企業,經過五年的轉型,我們取得了一個非常優良的業務結構、資產結構。五年的轉型,帶來了我們凈利潤年均50%以上的增加。我們在08年金融危機開始的時候,我們曾經榮獲美國波斯頓資金工資的全球銀行凈資產回報率全球居首。這次我們五百強,我們在銷售收入方面,在110位,但是我們凈利潤排在13位。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我們剛剛躍升到60位,在金融時報全球500強排名為,我們是在110位。因為我們的基礎是很薄弱的,我們只有24年的歷史,我們是從體制外進行改革試點,從當初36個人發展到今天,這就是轉型的成果,這就是跟上形勢,因勢而變的成果,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第二次轉型。適應基本約束,適應大的經濟環境的變化,轉型的主要目的,主要的目標,是降低資本消耗,提高應變能力,降低成本,做到風險可控,提高資本回報率。看來不是經營的指標,但是轉型的實質是管理的遞增,中國的商業銀行在服務方面,可以說跟世界上先進銀行不大,我們主要的差距在于管理,而管理主要的關鍵在于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我非常贊成瑞敏說的話,要想突破,首先要突破自己,突破自己的觀念,只要觀念變了,轉型就會成功。中國銀行業、中國企業一定能夠跟上這個時代,一定能夠成為越來越多的世界五百強的企業。謝謝。
主持人:下面請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孔棟總經理發言,大家歡迎。(文稿來自速錄,未經審校)? ??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