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科技強國的關鍵因素,中國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是建設創新國家的重要載體,企業有源源不竭的創新動力,中國經濟才有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作為中國唯一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核心的中央媒體集團,2020年8月31日《中國企業報》集團創新管理中心“行業展望賦能工程”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中國企業報》集團社長、總裁吳昀國,執行副總裁、創新管理中心主任仝福強,執行副主任陳銘全,科技部中國科技咨詢協會創業導師工作委員會主任李根文,秘書長何弘毅,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管恒新等領導和中央媒體記者出席啟動儀式。
吳昀國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外部經濟環境嚴峻和疫情的重擊之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復產增產之痛,響應建設創新國家的號召,高擎中國企業創新大旗,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機制,打造為企業創新提供全面高效綜合性的服務平臺,是《中國企業報》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職責,“行業展望賦能工程”的推出恰逢其時。吳社長希望《中國企業報》集團能夠與各方資源鏈接,努力為企業賦能,擔當賦能的橋梁,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為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仝福強表示,本次活動旨在研究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為企業賦能,通過企業咨詢和培訓,為企業發展帶來信心。開展培訓和咨詢服務,要從企業員工需求出發,從公司的戰略層面出發,從需求調研、需求評估、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培訓評估等系統的方面,力求精準和實用,真正為企業提供有前沿理論、豐富經驗和專業實用的指導,助力企業突破困境、走出困境,助力企業“自救”攻堅。他說,中國企業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中國企業報》需要全力以赴,還需要盡可能爭取社會方方面面的指導、支持和幫助,其本身也是一種創新,要秉持開門、開放辦中心的方針,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共商共建共享,共促共創共贏。
銘德企業全案咨詢首席顧問、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陳銘全,分析了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和突圍思路,并對“行業展望賦能工程”做了詳細的說明。陳銘全在過去二十多年的企業培訓服務和企業咨詢的過程中,對企業發展之痛深有感觸,在積累了多年的企業案例、行業數據、培訓經驗之后,他希望通過“行業展望賦能工程”惠及和幫助更多的企業紓困。“我一個人講能幫助10個、100個企業,但是通過“行業展望賦能工程”結合互聯網優勢,通過不同的渠道和展現形式則可以幫助成千上萬的企業。”陳銘全說。
陳銘全通過分析茶顏悅色、海馬體照相館、傳音手機以及線教培行業等多個案例來說明,好的企業永遠不會缺乏資本青睞,優秀的創新產品永遠不缺乏市場,關鍵在于企業轉變思維,以創新驅動發展,找準精準客戶群。“《周易》中講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非常適用企業的發展,當前企業更是面臨內外夾擊的困境,問題引發需求,需求引發模式,模式引發方向,方向決定生死,不死就需要創新”,陳銘全分析,企業要想突破困境,最關鍵最核心的還是要轉變思維、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座談中,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嘉賓代表和媒體記者對“行業展望賦能工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創新是企業的發展之根本和動力,要不斷推進體制創新、人才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等,希望通過“行業展望賦能工程”深入企業,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和降本增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