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8月16日-17日,“看臨港新發展·2022全國主流媒體采風行”活動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社、國際在線、中國企業報等近三十家中央、省級媒體單位參加。通過深入挖掘臨港區精致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化休閑、對外開放等方面的亮點,全方位展現臨港區新質量發展成果。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工作扎實推進,威海市臨港區蔄山鎮在統籌鎮域資源時,確定了2022年重點打造以北部和西部為中心的山河富春樣板片區。該片區貫穿蔄山鎮域南北,擁有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上善堂農業快繁實驗基地兩大農業企業主體,輻射周邊小黃、西武林、山馬劉、山馬于等14個村,北靠雙角山,山馬河穿境而過,是一處有山、有水、有產業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抬頭湛湛藍天,低頭綠浪遍野。8月16日,走進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在數百畝土地上整齊排列著的131個“棚上發電、棚下種植”的現代化光伏大棚讓人眼前一亮。
上善堂新農業發展公司銷售部經理魏擁軍告訴記者:“我們這個產業不光是農業,還有一些觀光旅游的項目,一些農業的研學,每年進園區采摘的游客、觀光的游客非常多,同時也帶動了鎮上的一些三產的服務。”
產業發展高地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集中了周邊8個村子的1700余畝土地,并利用這些土地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和現代農業,是一處集現代農業、創意農業、社區農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目前,年發電量超過5000萬千瓦時,實現二氧化碳年減排量近5萬噸,標準煤年節約量約2萬噸。可提供上百個就業崗位,讓流轉土地的農民在家門找到就業機會。
目前,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已經吸納附近300余村民就業。起壟、埋設水管、覆膜……熱騰的園區里,隨處可見周邊村民辛勤勞作的身影。他們動作嫻熟,仔細、帶勁。73歲的村民劉行起說:“我已經在這兒干兩年多了,在家門口干活方便,干一天拿一天工資,比種地強多了。”
據了解,為帶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上善堂農業快繁實驗基地還與西武林、大夼、新權、么山4個村投資建設4處村企聯建示范大棚。魏擁軍表示:“共富黨建聯盟解決企業各類配套服務、用工等方面的難題,企業也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形成村企良性互動。
今年,作為威海市最大的光伏農業項目,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還將進一步突出藝術主題文旅、互動主題文旅等,聚力打造“四園、兩路、三中心”城市后花園項目,建設成為一處有影響力的休閑農業“打卡地”。項目完成后,日可接待游客3000人,為附近居民提供就業崗位500多個。此外,總投資9000萬元,以高檔苗木栽培銷售為主線的上善堂農業快繁實驗基地項目,今年也將進一步完善水利、快繁中心等生產設施建設,優化園區配套,擴大園區規模,吸納更多周邊村民“家門口”就業,讓農業產業化、企業生態化、農民職業化、區域和諧化盡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