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jié),秋高氣爽,明月皎皎,瓜果飄香。此時,正值丹桂開花,香氣彌漫,讓人醉了心田。宋代楊公遠在《三用韻十首》曾這樣描寫:“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云。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此詩描寫秋分的景象,后兩聯(lián)更是刻畫了秋分時節(jié),桂樹舞動,婆娑影成,香氣撲鼻,溢滿人間的生動場景。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每年9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徑180度時為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因而晝夜時間均分,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秋分,八月中。”《明史·歷一》曰:“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秋分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秋分后,晝夜溫差也逐步加大,夏末的熱烈和仲秋的清涼也被平分,也就是“平分秋色”。
漢代崔寔所著《四民月令》曰:“凡種大小得白露節(jié)可種薄田,秋分種中田,后十日種美田。”秋分后,便開始了秋收、秋管、秋播的“三秋”繁忙時節(jié)。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玉米、谷子已經(jīng)成熟,棉花吐絮,煙葉變黃,正是采收的大好時光,冬小麥也處于播種的最佳時期。在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qū),此時正收割晚稻,而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需要精心管理。可以說從南到北,一片熱火朝天,忙碌的身影處處可見。
秋分時節(jié)的物候現(xiàn)象,與秋季的氣候特征有關(guān)。這種關(guān)聯(lián),實際上印證著萬物分享著秋天。在秋分時節(jié),一是候雷始收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初候,雷始。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fā)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秋分前仍能聽到雷聲滾滾,秋風后只有細雨纏綿。二是候蟄蟲坯戶。由于天氣漸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洞穴中,用細土封洞口,以防寒氣入侵,順利御寒過冬。三是侯水始涸。《禮記》曰:“小本氣之所在,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秋分過后,降水開始減少,天氣趨于干燥,水分蒸發(fā)加快,一些沼澤水洼便處于干涸狀態(tài)。一些河流水庫水量也會明顯減少。秋天正處于收獲與冬藏的關(guān)節(jié)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以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渾然一色的畫卷。青山碧水,天水相接,彩霞飛渡,孤鶩高翔,山水成為一體,天地交相輝映,萬物清靜靈動,讓人浮想聯(lián)翩。在秋分時節(jié),抬頭碧空萬里,靜坐涼風習(xí)習(xí)。此時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瓜果遍地,蟹肥菊黃,正是戶外游覽,品嘗美食,飽經(jīng)秋色的絕佳時光。愿君不負秋水秋景秋色,在最美的秋日陶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