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舉措。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積極穩定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落實支持寧夏建設先行區實施方案緊密結合,與落實支持寧夏能源轉型發展“17”條政策緊密結合,與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緊密結合,站位全局、系統謀劃,加快建設新能源開發“高地”,加快布局新能源電力“旺地”,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福地”,全力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換,粗放高碳向綠色低碳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資源富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以建設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引領,發揮優勢、做大規模,打造新能源開發新樣板。資源開發優勢明顯。寧夏太陽能、風能資源稟賦足,屬于我國太陽能資源一類區,風能資源三類區,在國家新能源資源版圖上占有重要位置。發展成績穩居前列。截至今年2月,寧夏新能源裝機達到3041萬千瓦,居全國第九,是全國單位國土面積新能源開發強度最大、人均裝機最高的省區。裝機占比取得突破。新能源裝機占全區統調電力總裝機突破50%,超過火電規模成為自治區第一大電源,也成為繼青海、河北、甘肅后全國第四個新能源裝機占比突破50%的省份。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開發“高地”。加快建設以荒漠、采煤深陷區為主的700萬千瓦國家大型光伏基地,有序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騰格里沙漠東南部千萬千瓦級風電光伏基地,推進老舊風電場“以大代小”試點,科學實施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到2023年末,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超過300萬千瓦,鞏固新能源電力裝機增量主體地位,爭當全國新能源開發“領跑者”。
二是以打造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為目標,多能互補、一體推進,打造新能源利用新樣板。外送通道效率高。寧夏是國家“西電東送”重要送端省區、樞紐節點,已建成堅強穩固的750千伏雙環網,銀東、靈紹兩條跨區跨省外送通道2022年利用小時數分別達到7200、6880小時,利用率分別達到82%、79%,長期位居全國前列,累計外送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年送電量超過945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水平高。2022年,寧夏新能源利用率達到98%,穩居西北第一,是全國首個風電、光伏發電出力超過地區全網用電的省級電網。2021年寧夏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為26.2%,居全國第二,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5個百分點。新型儲能增速高。2022年寧夏新增并網新型儲能容量9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新型儲能總規模居全國第二。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電力“旺地”,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周邊清潔高效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加快新能源產供儲消體系建設,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到2023年末,核準開工寧夏至湖南以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統籌項目電源、線路建設;優選6個總規模68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業主,加快前期工作;綠氫產能達到2.5萬噸,積極探索壓縮空氣、飛輪、鋰電等多種儲能模式,爭當全國新能源利用“模范生”。
三是以新能源產業體系提質升級為目標,延鏈壯鏈、固強補弱,打造新能源替代新樣板。以新能源產業助力能源保障安全有序發展。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是傳統能源逐步退出的前提條件,新能源制造業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重要保障。以晶硅產業引領光伏全產業鏈聚力放量發展。隨著隆基、TCL中環、潤陽等晶硅產業落地,寧夏單晶硅棒產能達到54GW、單晶硅片產能達到21GW、單晶電池產能達到7.5GW、組件產能達到1GW。以關鍵產品帶動重點產業擴規提質發展。積極發展風電關鍵零部件、儲能裝備制造,風機整機出貨量563臺、容量245萬千瓦;已投產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產能達4萬噸。下一步,寧夏將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打造新能源產業“福地”,對標新能源產業前沿領域,培育壯大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延長新能源產業鏈,推進上下游產業做大做強,建設國家重要的新能源制造業基地。到2023年末,全區光伏制造業產值達到700億元,風電制造業產值達到60億元,儲能電池產業產值達到70億元,爭當全國新能源產業“引領者”。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