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核準并開工建設的大型水電工程,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電站位于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交界處金沙江干流河段,左、右兩岸共布置16臺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僅次于三峽工程,位居世界第二。
2021年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電。2022年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由長江干流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6座梯級水電站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白鶴灘水力發電廠(以下簡稱白鶴灘電廠)是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電力)下屬的電力生產管理單位和生產成本控制中心,是白鶴灘水電站的運行管理單位。白鶴灘電廠早在籌建之初便將白鶴灘水電站的運行管理目標與“精品工程”創建、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緊密結合,創新提出“三零”引領+“三跨”驅動的電力生產準備管理模式。
“三零”即從設計源頭參與打造本質安全型電站,在實現“設計零疑點”前提下,通過嚴控設備制造、安裝、調試過程質量,再實現“過程零偏差”,最終達成“運行零非停”目標。“三跨”即創新采用跨區域儲備培養人才、跨期間參與工程建設、跨年度倒排工作計劃的“三跨”驅動,分別為“三零”目標提供人才支撐、技術支撐和管理支撐,有力推動白鶴灘水電站電力生產準備工作高質量完成,為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電和電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力保障了電站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零”引領+“三跨”驅動生產準備模式創新內涵圖)
設計零疑點,源頭介入本質安全型電站打造
源頭把關,解疑點破難點。系統總結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等大型電站運行管理經驗,結合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機組特點,提前運用到電站優化設計之中。電力生產準備期間,白鶴灘電廠共組織1000余人次參與設計審查、設計聯絡、合同談判等各類技術協調工作,提出優化設計建議,將可預見的問題提前反饋到設計環節,使相關問題在設計環節得到有效解決,對工程質量、風險管控及后期設備穩定運行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建立了技術建議管理平臺,實現了技術建議的跟蹤落實閉環管理。
過程零偏差,共同提升設備制造安裝調試質量
主動擔當,深度駐廠監造。秉持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理念,從設備制造環節入手,挑選25名技術骨干赴全國20個主要設備廠家參與主機設備、變壓器、GIL等設備駐廠監造工作,落實機電設備制造質量“零缺陷”管理要求,實現了重點設備駐廠監造全覆蓋,重要工序和關鍵節點階段性監造的管理目標,有效控制設備制造質量,確保設備制造“零偏差”,確保進入安裝現場的機組設備均達到優良標準。
全程參與,嚴控安裝質量。全過程深度參與機電安裝工作,累計選派110余名技術骨干全方位參與機電設備安裝。在設備設施專業管理基礎上,推行生產區域網格化管理,縱向分級管理、橫向分專業負責,共同打造“精品機組”。強化參建技術管理,制定《電站特別重要技術問題預控方案》《設備技術難點和薄弱點清單》等技術和管理措施,在安裝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管控,保障設備安裝質量,實現設備安裝“無偏差”。
精心準備,無縫調試創紀錄。加強組織協調,聚焦機組調試專項工作,開展突擊隊、攻關小組、責任區、黨員承諾踐諾等創建活動,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全程深入參與調試工作,聯合開展試驗操作,跟蹤掌握機組性能。調試過程中,成立由78名技術骨干組成的調試攻關小組,采用“兩班倒”模式,24小時不間斷參與調試,全力以赴“接百萬機組、守大國重器”,創下水電站接入系統調試多項新紀錄,實現調試質量、進度“無偏差”。
運行零非停,精心謀劃組織設備接管運行
方案先行,夯實管理基礎。緊緊圍繞電站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目標,編制《設備設施接管方案》《運行值守方案》《診斷分析管理規范》等文件,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明晰機組“非停”、重要設備設施運行等風險管控對策,為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精益運行,全面管控風險。加強新接管設備巡檢和值守,強化設備狀態監測和趨勢分析,精準掌控設備健康狀況,全面管控設備運行風險。強化安全管理,著力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科學剖析、動態辨識及管控進入工程現場風險,建立安全風險“吹哨”機制,動態管控現場安全風險。
跨區域儲備培養人才,為電力生產準備提供人才支撐
跨區域開展人力資源儲備培養。針對電力生產準備工作時間長、跨度大,人力資源培養儲備難等問題,在業內首次提出跨區域選拔培養人才模式,在白鶴灘電力生產準備之初即跨區域在長江電力各廠站明確電力生產儲備人員300余人。堅持以“思想引領+理論強化+實戰練兵”為主線,聯合儲備單位開展培養管理,經過2至3年的儲備和培養鍛煉,儲備人員已經成長為各自專業的成熟人才。根據工程建設進展及電力生產準備階段性工作需要,兼顧人力資源結構和人才梯隊建設需求,科學統籌儲備人員分年度調配工作,分批輸入到白鶴灘水電站參與籌建與電力生產準備。
跨期間參與工程建設,為電力生產準備提供技術支撐
源頭介入深度參與。早在白鶴灘工程土建開挖期,即選派技術管理骨干參與現場項目管理,截至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六年期間累計選派188名電力生產技術與管理人員,從電站運行管理的角度出發深度參與工程建設,將各電站運行管理要求系統反饋到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工程建設各個環節,參與工程建設力度之大、跨度之廣,尚屬同類電站首例。
過程管控確保質量。統籌參與項目管理、機電安裝、監理監造等參建力量,從業主方、監理方、制造方、施工方的角度,全方位參與管控機電設備質量,建立高效的問題發現、協調、解決機制。同時系統研究電站技術問題,編制《參與電站建設重點技術問題分析手冊》《電站特別重要技術建議預控方案》等,對368項重點技術問題和17類特別重要技術建議進行詳細分析,提出具體措施,并推動實踐應用,有效管控過程質量。
跨年度倒排工作計劃,為電力生產準備提供管理支撐
超前謀劃接機發電。以創建新時代國際一流水電廠、打造本質安全型電站為目標,系統梳理電力生產準備階段工作任務目標,明確了電力生產管理總體設計等,編制《電力生產管理方案》《電力生產準備方案》,為電力生產準備與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指導和依據。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接機發電倒計時一周年之際,以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電為目標,組織層層梳理接機發電準備工作,編制《首批機組投產倒計時一周年工作計劃》,明確1300余項重點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健全日推進、周跟蹤、月督辦的閉環管理機制,全力以赴迎戰接機發電“大考”,確保電力生產準備圓滿收官。
據了解,白鶴灘水電站“三零”引領+“三跨”驅動的電力生產準備管理模式先后獲評三峽集團2021年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暨管理標桿、2021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特等獎、第五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并于2022年底榮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022年度電力科技創新最高獎項——創新大獎。該模式相關經驗已在三峽集團內水電項目推廣應用,也可在電力行業內水電站及其他能源項目建設中推廣應用。未來,白鶴灘電廠將結合前期成果,繼續深入探索高壩大庫和百萬機組運行規律,為水電行業建設發展持續貢獻白鶴灘智慧。(陳輝 劉海波 羅紅俊 吳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