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攝像頭、“刷臉”門禁、報警器……伴隨科技的進步,這些智能安防設備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開啟了一個全新時代。然而無論科技帶來何種變遷,人防的價值始終無法忽視。
有一群人,當安防設備報警后,他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當職員走進大廈上班時,他們站立在門口迎接,當春節闔家團圓時,他們堅守崗位一線,為千家萬戶的平安保駕護航。這就是從事人防工作的保安員群體,可以說,他們是“技防”背后的“定海神針”。
有人說“智防”正在取代“人防”,安防將從“人防”轉向“智安”。在眾多企業競逐“技防”領域時,上海英盾安防集團旗下的迎盾科技卻固本強基,將“智慧”用于人防的效能提升,以數字化轉型賦能保安員,而不是替代保安員。
無法被“替代”的保安員 各式先進的智防工具,科技感十足,且在日益升級,然而它們卻無法完全替代保安員。首先,硬件設備存在局限性,“舉個例子,攝像頭的監控功能主要在于人臉識別,然而帶來危害的未必都是人,例如在高鐵沿線,被風吹過來的一張紙板,甚至一個塑料袋,都有可能影響列車運行。依靠攝像頭無法完全識別這些危險元素。”英盾集團產品戰略部總監張爍介紹道。從另一個角度看,即便攝像頭識別了危險元素,依然需要保安員實地進行處置,去排除安全風險。
“智防”工具的功能往往比較單一,而保安員的優勢在于工作性質的“綜合性”。張爍介紹,保安員的工作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即便是一名駐守在門口的“門衛”,也有許多角色可以發揮,他們承擔著監督協調等眾多任務,如識別可疑人員,指揮車輛進出,以及隨時答復各種詢問等復雜工作內容。此外保安員還要高度關注消防安全的隱患,保證各種安全設施的正常運轉。相關綜合性工作不僅無法通過一種智防工具來完成,即便是綜合幾種工具,也無法取代保安員的全部職能。
在張爍看來,人工智能等科技變革拓展的是知識和認知的“廣度”,而垂直應用的“深度”挖掘則受限。“一輛車駛入停車場,當停車位滿了時,AI識別后會直接拒絕車主。保安員就未必,保安員有更多的靈活性,經過協調,也許就挪出個位置,從而讓車輛進入。”面對人工智能,人防工作特有的協調能力和機動性都占據優勢。
人防與技防融合促效能提升 人防與技防交互融合,成為智慧安防的重要模式,過去這種融合往往表現為“互補”,即通過技防工具來補充人防工作的不足。如攝像頭監控范圍廣泛,可以補充人類視野的漏洞。保安員采用線性巡防,無法同一時間實現多點巡查,攝像頭作為“眼睛”,放射性巡防,極大拓展了安防檢查的“空間”。
迎盾科技將這種人技“融合”的模式創新,體現為提升保安員的工作效率和處置標準等方面。通過其開發的智能化保安服務管理系統——麥谷星球,將隊伍管理“平臺化”,保安員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ERP管理系統實現了隊伍排班管理、事件實事上報、區域人員調度等數字化,解決工作中不能定位到人、不能明確崗位要求等各種問題,一個簡單的人臉電子考勤管理,就確認了保安員是否在崗。
通過精細化管理,保安員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客觀精準考核了工作質量,不再是隊長憑主觀判斷,從而讓隊員收入更公平;另外,保安員單次人員調度的效率,提升了10小時;離職率也下降了15%,大幅降低了保安行業的流動性,人員更加穩定。
秉持“以人為本”的數字觀 伴隨人工智能取得革命性突破,也為人機交互模式開啟了更多可能,“AI普世化”的關鍵是讓盡可能多的人接觸到人工智能,“技術革命的最大價值應該是讓所有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科技成果。”張爍說道。
無論是賦能保安員,還是挖掘保安員潛能,英盾集團都秉承以人為本的數字觀。在智慧安防領域,其自主研發經歷了1.0到2.0的升級后,也從內控走向外部拓展。不僅賦能保安員和內部管理,也開始賦能客戶,并且進一步賦能城市管理。包括市容市貌等城市空間的打造,都依靠人力服務,以數字化賦能“人效”提升,有著更廣闊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