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廈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4月23日在翔安區舉行的揭牌儀式,作為全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省級海洋高新區是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和“海上福建”工作部署的關鍵舉措。
廈門市委副書記李輝躍(右三)和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黃燕添(左三)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攝/黃智亮
據悉根據福建省政府今年1月9日批復:廈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核定規劃總面積1027.74公頃,范圍東至港灣公園,南至海域,西至翔安大道,北至肖厝南路。園區將著力布局海洋高新產業、現代漁業和休閑旅游、現代航運物流、配套服務“四大組團”;重點打造以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海洋高端裝備與新材料、海洋信息與數字產業、漁港經濟與海洋種苗業、海洋文創與高端濱海旅游、藍碳及海水綜合利用為主導,以海洋研發創新載體、海洋總部經濟為支撐的園區“6+2”產業體系,打造特色鮮明的專精特新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接下來,廈門將實施“六個一”的舉措推進園區建設:
一是建立“一區多園”管理模式;圍繞“6+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形成統籌規劃、模塊布局、協同發展的園區建設與管理模式。
二是成立一家海洋高新城公司。由廈門國企主導,吸收央企、民企的資源和資金,共同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產業園區
三是建立一支海洋產業基金。基金重點投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水綜合利用業、現代海洋服務業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涉海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帶動社會資本跟進,為廈門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是培育一支專業人才隊伍。加快培育一批海洋高精尖人才,形成多學科交叉、多知識集成、多團隊合作的綜合性海洋人才集聚高地。
五是建設一個國家級科創基地。構建開放的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體系,配置面向園區的海洋高新產業孵化器、海洋產業創新聯盟,提升科技攻關和科研產業化能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六是打造一個跨區域融合發展平臺積極構建海洋開放新高地、拓展海洋合作新空間,打造面向海峽兩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洋跨區域融合發展平臺。
“廈門海洋高新區承載了全市乃至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期望和重任。因此,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和‘海洋強市’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推進廈門海洋高新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時刻保持緊迫感和壓力感,更要有信心和動力,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支點、新標桿和新高地。”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指揮部第一副總指揮黃燕添在致辭中表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