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性,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東莞市最大的綜合性文旅景區,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積極融入東莞“雙實現”發展格局——實現經濟在萬億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實現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在“兩山理論”的指引下,經過二十四年不斷地探索、改革、創新和完善,闖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航拍圖
守住生態保護的初心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樟木頭境內,是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面積為18平方公里,坐擁東莞市內最大、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達92%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東莞這個制造業密集工業城市不可或缺的“綠肺”和天然的生態屏障。
從1999年到2023年,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從當初的一個荒山變成現在的青山翠林、景色宜人的康養福地和文化寶山。1997年,東莞市樟木頭鎮石新村村委會準備以自有的5.28平方公里山林為主體,自籌資金興建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但是由于資金困難,1999年11月,村委會與現任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簽訂聯合開發協議,協議以“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長久建設”為原則,根據山體的走勢和植被的生長環境劃定了保護區、生態核心區、適度開發區三大區域,側重于保護;并針對不同區域進行建設與維護,對古樹名木建案立冊,對珍禽異獸棲息地設立特別保護區,對水源地圈定保護等。
正因為是這樣的歷史契機和超前理念,才有了今天的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淦波當初接手觀音山正是出于這樣的考量:“20多年前接手觀音山可以說是在救人于危難的情況下,我當時也確實比較困惑,因為此前從沒做過類似的事情,怕我經驗不足難以打造觀音山。但是經過慎重考慮,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我認為接手觀音山:一是可以為這塊土地上的后人保護這片森林;二是能助推當地文化的提升,以及發展旅游產業,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三是未來的30年后、50年后、300年后,觀音山或許會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一個重要的旅游勝地、文化名山”。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
如今,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生長和繁衍著近千種野生植物和300余種野生動物,園內群山連綿、林木蔥郁,擁有東莞地區保護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其中不乏粘木、白桂木、蘇鐵蕨等國家保護Ⅰ級的瀕危植物以及中華小鯢、穿山甲、貓頭鷹、狐貍等受保護動物,保護并保持了生物資源的多樣性。
打造“文化、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位置,香港、深圳、東莞、廣州等核心城市都在其1小時經濟圈內,依托于大灣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的擴張和人口增長給觀音山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和難題,守著綠水青山如何發展經濟,是觀音山面臨的重要課題。
黃淦波給出的答案是:為綠水青山融合文化元素,讓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輝映,深度呈現兩者融合帶來的美學價值和商業價值。以“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長久建設”為發展思路,確立以“生態建園、文化立山”為根本的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獨特道路,形成了“文化、經濟、綠色”相協調的三位一體發展新路徑。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感恩湖
觀音山每年舉辦近百場文化活動,讓30萬市民和游客參與其中,其品牌影響力每年以2000萬人次覆蓋增長,讓市民的文化水平、藝術品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體驗傳統文化帶來的意義和樂趣。
觀音山連續15年累計組織數10萬市民免費參加全民健身登山活動;“姻緣文化”連續舉辦36屆萬人相親會,該項活動累計吸引了10多萬單身青年參與;20多年來觀音山向社會各界捐款1000多萬元,并成立觀音山勵學基金,專門用來幫助更多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觀音山舉辦的“觀音山國際文學與生態文化座談會”還成功吸引了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前來參加活動。
在觀音山豐富的文化品牌活動中,持續最引人關注、影響最廣泛的是“觀音山上觀山水”征集下聯活動,其影響力之大、覆蓋面之廣、線上參與人數之多,點擊關注量多達8.5億,投稿量近20萬句;據了解,2022年的獎金上升到108萬元;在海內外掀起了一股“觀音山上觀山水”對句的旋風,成為了觀音山文化品牌宣傳的營銷奇跡。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觀音山上觀山水”征集對聯活動
談及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黃金波認為:“靠“賣山頭”“砍樹”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即1.0版;保護森林即“看樹”,靠政策補助生存,這是2.0版;通過發展森林旅游,即通過“生態”“景觀”獲得經濟效益,這是3.0版;而觀音山通過“文化”“品牌”獲得可持續發展,是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4.0版?!?br />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及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區域的功能與定位,大力發展以“觀養、動養、文養、食養、療養”五養為主題的森林康養經濟新生態,同時開展森林經營,培育花卉苗木、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項目,增加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實現林農和村集體增收,共計向國家繳納稅款超過3000萬元,直接提供300個工作崗位,間接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0000多人次,不僅加快推動城鄉融合,大力推進了鄉村振興,更是帶動了周邊的產業發展,也帶動了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黃淦波說:“綠色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底色,我們必須始終把生態擺在優先位置。”
2023年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五一節日活動
面向未來:挑戰與發展同在
觀音山的發展道路并非坦途,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艱辛,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沖突非常激烈。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主任陳景玉介紹,當地供電部門架設多組橫貫公園核心區的高壓線,嚴重破壞景區美觀,難以協調;村民無數次在園區內亂砍亂伐,私搭亂建;公園內還存在建豪華別墅和墳墓等違法事件;園內僅有20%左右的區域由供電公司供電,其余近80%的區域均為自主發電等等;這對觀音山的發展與保護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使得觀音山的整體規劃、建設、管理和保護難以有效地實施。
陳景玉介紹,2007年7月,廣東省林業局批復同意了《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2017年7月,《總體規劃》即將到期之際,觀音山公司收到廣東省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管理局要求其及時修編的函,后立即委托第三方分別于2018年和2020年前往東莞,進行勘界等修編準備工作,修編工作需要地方林業等部門的配合,但被拒絕,理由是觀音山”四界不清”;諸如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盡管觀音山發展的過程帶著艱辛,但觀音山依然從風雨中盎然的發展了起來,成就了今日首個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示范樣本。
24年前,觀音山只是一座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荒山,24年后的今天,觀音山彰顯著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交相輝映。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角
陳景玉介紹,觀音山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要建設5A級景區,為東莞這個工業城市的高品質發展和建設綠色宜居城市作出更多的貢獻,保護好原有生態資源的同時,持續積極踐行國家生態旅游發展政策,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平衡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面向未來,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將是東莞高質量發展的自然人文新驅動,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文化新地標,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視角下生態文化的新高地”,黃淦波信心十足地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