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年產量僅12萬噸,人均還不到半斤油,一頂“貧油”的帽子,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對我國實施石油禁運,妄圖扼殺紅色政權,并斷言,紅色中國沒有足夠的燃料支撐一場哪怕是防御性的現代戰爭……甚至連幾個星期也不行。朱德總司令憂心忡忡地說:“沒有石油,飛機、坦克、大炮不如一根打狗棍。”
陜北是我國最早發現石油和準確命名石油的地方,陜北找油并不容易。怎么辦?上,困難;不上,更困難。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提出: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社會主義建設等油用,才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國石油工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孕育了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鍛造了具有深厚底蘊的企業文化。長慶油田高質量建成西部大慶,年產油氣當量攀上中國石油工業的新高點,靠的也是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安塞油田作為低滲透油田開發的原點,能夠從一次次困境中走出、發展、壯大,同樣依靠不斷積淀、豐富、發展的石油精神和文化支撐。
40年艱苦奮斗發展歷程,安塞油田堅持傳承發揚延安精神、石油精神、解放軍精神,培育發展了極具特色的好漢坡精神,先后涌現出一大批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先進典型,極大地帶動和鼓舞廣大員工“身在延安學延安、忠誠擔當獻油氣”,堅持“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上鑄豐碑”,創造了攻克低滲透、發展低滲透的一系列英雄壯舉,在寶塔山下書寫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恢弘詩篇。
鑄牢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在新時代的感召下,長慶石油人必將用新的姿態、新的奮斗,讓石油文化成為石油事業的精神引領,也必將讓石油事業推動石油文化釋放恒久活力。
從傳承延安精神看“石油工人心向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一條心”
60至70年代,國家百廢待興,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等各條戰線都焦急地等待著石油。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方的一些地質學家一直斷言,中國是個貧油的國家。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延安是革命圣地、紅色搖籃,是我們黨首次提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地方。1974年,長慶指揮部組織鉆井、井下、采油、油建、筑路五路人馬開展的“五路會戰”告捷,原油產量翻番。在壓裂攻關中,長慶石油人吃“壓裂飯”,唱“壓裂歌”,在磨刀石上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用科技利器開辟了新路程。安塞油田會戰之初,數萬石油大軍拉著架子車,背著行李卷,不分晝夜長途跋涉,向陜北急速進軍。各路參戰大軍在異常艱苦條件下,唱“壓裂歌”、吃“壓裂飯”、過“壓裂年”,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奮斗身影,成為那個年代石油人心中的豐碑。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安塞油田物性極差,有效滲透率僅為0.49毫達西,巖性致密,勘探開發之難世界公認,美國CER咨詢公司定性為一個無開發價值的邊際油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1983年12月,部署在陜北譚家營塞一井,獲日產46.5噸工業油流,被譽為安塞油田的發現井、長慶油田的功勛井。如今,一塊刻著“塞1井”字樣的巨石豎立在此,向世人講述著第一代長慶石油人的創業史。近年來,安塞油田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入研究低滲透油田開發規律,不斷更新油田開發管理的思路、技術和方法,在增儲建產、精細有效注水、老油田加密調整、重復壓裂改造、提高采收率及采油工藝配套等方面持續攻關研究,推進科研成果轉換,重點目標領域不斷拓展。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安塞油田經濟有效開發,前期技術攻關花了8年時間。面對選擇開發方式、適用配套技術等方面無經驗借鑒的現實難題,先后開展單井、井組、先導性及工業化開發試驗,深化對特低滲透油藏地質特征的認識,論證注水開發可行性,初步確定了油田開發的配套技術,發展完善了鉆井、壓裂等配套工藝。作為開發時間最長、最早進入中高含水期的王窯作業區,根據油藏重新認識和油水運動特點,適時進行注采平面、注采參數、注采結構、井網系統調整等現場試驗和推廣,歷經多年總結摸索出油藏綜合評價、精細注水工藝、優化布井、超前注水等特低滲油田注水開發主要技術,推動開發效果得到不斷改善。
安塞油田繼承發揚延安精神,在挺進陜北、為油而戰的偉大實踐中,創造了“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中鑄豐碑”的英雄壯舉,鍛造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負重、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造的石油鐵軍,使延安精神在建設“西部大慶”的偉大事業中永葆活力、煥發光彩。
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征程上,安塞油田將始終牢記“創和諧典范、建西部大慶”的囑托,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為端牢能源飯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不斷彰顯央企的歷史擔當和時代價值。
從弘揚石油精神看“頭戴鋁盔走天涯、石油工人有力量”的“一起干”
對于中國石油來說,松遼大地上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原油的背后,陜甘寧盆地里誕生的中國第一大油氣田背后,西氣東輸的滾滾藍金背后,都有“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中鑄豐碑”“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文化基因密碼……獨特的石油文化,薪火相傳半個多世紀,成為推動我國石油工業壯大的不竭動力。
40年前,原是黃土高原腹地上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山坡,卻因為一群特殊的人被賦予特殊的內涵,響亮的“好漢坡”之名成為石油人重要的精神標識。
好漢坡海拔1300米,坡度70度,山勢險峻,坡陡崖深,被當地老鄉稱之為“閻王坡”“無人溝”。1990年,數以千計的石油人駐扎安塞縣王窯鄉高溝口,在梁峁交錯、溝壑縱橫的荒原中豎立井架、建起井站、插上鮮艷的五星紅旗……硬是在一條巡井的羊腸小道上踏出創業之路,在“不能效益開發”的“磨刀石”上建成了現代化油田。
“好漢坡上好漢多,風似鋼刀雨如梭。讓那青春來拼搏,莫將歲月空蹉跎。”王三計量站建成之初,管理著東西兩面山上的16口油水井的生產計量工作,站內8名員工以管橋越溝、以羊徑登山,酷暑坡上爬、陰雨坡上過,狂風不停留、飛雪照舊走,硬是在上坡下坡的往復中,踏出了一條創業之路、一條希望之路。由于坡陡、山高,巡一次井爬一次坡,必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勇氣。久而久之,王三計量站員工們自稱是“好漢”,“好漢”爬的坡也就成了“好漢坡”,久而久之也鍛造了“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好漢坡精神,逐漸融入了每一名員工的血液。
安塞油田的大發展也驗證了好漢坡精神的巨大力量:在開發初期,長慶石油人靠著“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好漢坡精神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道路不通、設備陳舊、口糧緊缺、無房可住的情況下堅持勘探,足跡遍布陜北溝壑山峁,實現億噸級儲量開發規模;持續發展中,長慶石油人從“好漢坡”精神中汲取了無盡的精神養分,凝結成企業魂魄,激發出旺盛士氣,塑造了安塞油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核心競爭力。
好漢坡鑄好漢魂,好漢魂育石油人。好漢坡精神源自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代表了安塞油田創業時期,員工隊伍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精神風貌,也記錄了創業初期長慶石油人在管理中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進取狀態,是長慶“磨刀石”文化不可或缺的創業寫照,在延安這片熱土上深深扎下了根。
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王濤總經理曾兩度登上好漢坡,并激情題寫“安塞油田出好漢,好漢坡上好漢多”。2000年,好漢坡被共青團中央授予長慶首個“青年文明號”,被長慶油田確立為“三愛”思想文化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國石油確立為首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被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西安石油大學等院校確立為社會實踐教學基地。
如今,好漢坡已被40年歲月砥礪成壯美豐碑,在延河岸邊熠熠生輝,它在長慶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座豐碑、一個象征、一種精神,蘊含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建隊育人、打造新時代石油鐵軍的寶貴財富。“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好漢坡精神傳播四方,鼓舞著更多長慶石油人忠誠擔當、創新奉獻、攻堅啃硬、拼搏進取。
從熔鑄文化司南看“身在延安學延安、油氣奮進當先鋒”的“一片紅”
綜觀世界優秀企業,無一不具備與其實力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而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便是一流企業長盛不衰的基因之一。
安塞油田自開發以來,每一屆領導班子都審時度勢,做出推動建設以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的新時代石油文化,以文化引領鑄企業之魂、謀企業之道、育企業之本、聚企業之力、塑企業之型,傾力把發展的信心樹起來、把穩油增氣的精氣神提起來、把干事創業的勁頭鼓起來。
與40年前相比,安塞油田今天面臨著不同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時代使命與任務。因此,要像開發油氣一樣挖掘石油精神的文化資源,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激發新的內生動力,實現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
增強文化軟實力,搶占“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陣地。安塞油田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集中學+調研學”“學議結合”等強化中心組學習,開展“延安精神進石油”系列活動,專家教授、好漢坡宣講團、好漢坡大講堂解讀精神內涵,“云宣講”“微課堂”優化基層教育供給,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新中國石油史等學習教育,重新點燃“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的自豪感。落實習總書記“用好紅色”資源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指示精神,實施“資源整合、紅色教育、典型示范、宣傳推廣”四大工程,將“延安精神示范踐行基地”與延安“員工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串點成線,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企業開展陣地聯建、活動聯辦、組織聯學等活動,通過開辦紅色課堂、講述紅色故事、健全紅色機制、打造紅色陣地、鍛造紅色隊伍,全力打造思想紅、品牌紅、業績紅、陣地紅、隊伍紅的“五紅企業”。
增強文化軟實力,筑牢“我為祖國獻能源”的思想基礎。安塞油田從“綠色、數字、示范”,到“人文、智能、綠色”,再到“用延安精神建設一流油氣田”,堅持把“忠誠奉獻”體現到增強能源保障能力上,把“務實創新”體現到提高創新水平上,把“和諧共享”體現到履行社會責任上,把“追求卓越”體現在提升發展質量上。按照“有魂、有規、有情、有形”四個要素,橫向加強安全文化、廉潔文化、質量文化、科研文化等研究與實踐,縱向從廠級層面和基層單位突出挖掘精神財富、推行文化管理、改進成效測評、應用實踐工具等四個標準化要素,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增強文化軟實力,凝聚“低滲透中鑄豐碑”的澎湃力量。安塞油田建立完善發現培養、選樹宣傳、表彰命名先進典型的聯動機制,持續開展好漢先鋒評選,形成楷模輻射效應;鍛造“三強”干部人才隊伍、培養“三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打造“三高”技能人才隊伍,豐富壯大“好漢英模譜”。開展“黨旗引領戰安塞”“西部大慶當先鋒”“好漢身邊學好漢”崗位實踐,從精神底色中找準成長航向。持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構建先進典型立體宣傳格局,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實事求是宣傳新成果、新經驗、新業績。深入勘探開發、增儲上產、油氣保供等生產一線,圍繞重大題材、重點領域,打造“好漢坡”品牌文化,全力鍛造有品質、有精神、有內涵的安塞油田“金字招牌”。
人無精神不立,企無精神不興。在新時代的感召下,長慶石油人必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讓石油文化成為石油事業的精神引領,讓石油事業推動石油文化釋放恒久活力,讓以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好漢坡精神為魂、承載著“中國夢”“石油夢”的文化之花,綻放得更加璀璨絢爛。(記者 王丹丹 通訊員 薛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