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將帶來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
根據相關數據,預計202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2053年達到4.87億的峰值。健康養老作為民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養老行業,陸續出臺了系列文件。
目前,我國老齡化社會正呈現一系列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未富先老”“帶病養老”、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不平衡不充分、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尚需提升等突出困難。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趨勢,解決國家老有所養問題,世界人口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進程中也沒有模板。
中國誠通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朱躍表示,推動盤活培療機構等閑置資產轉型發展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養老行業,通過央地融為一體推動養老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是探索解決中國式人口老齡化的有效方案。中國康養不僅在實施培療機構改革,還在積極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和銀發經濟。
“中國康養超前謀劃布局健康養老行業發展,明確了承擔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專項任務的政治功能、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戰略功能、履行集團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深化試點的實踐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一體發展培療改革、基本養老服務、銀發經濟三大業務板塊,補足工薪階層養老短板,推動構建高質量康養產業體系。”中國康養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彭新舉在中國康養近期舉辦的“聚力健康養老領創美好生活”主題活動時如是表示。
作為中國健康養老產業的“國家隊”,不僅承載著政治、經濟和社會職責,也是培療改革、基本養老服務、銀發經濟踐行者和探索者。在新舊問題疊加中、在產業協同發展不平衡的當下,中國康養以改革創新為突破點,聚焦主業多元發展為導向,力爭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量體裁衣”:打造普惠養老標桿
2023年6月20日,“中國康養|恒頤匯(燕山院)”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投運。這是由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接收原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北戴河燕山療養院后,投資8294萬元,歷時兩年,經過整體全面適老化改造,打造的全國首家投入運營的黨政機關培訓療養機構轉型普惠養老機構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引入了外國先進照護經驗,擁有自理型、半護理型、全護理型等各類房間155個、床位310張,與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在北戴河地區接收改造的44家培療機構實現功能互補、服務協同、資源共享,能為京津冀地區工薪階層老人提供健康管理、老化預防、醫養結合、康復護理、5G智慧康養、旅居頤養等全周期、多元化的普惠型健康養老服務與產品。燕山院投入運營之初便受到了廣大老年人的歡迎,開業當天為162名老人提供了養老服務,絕大多數是來自于北京等京津冀地區的工薪階層老人。
截至目前,中國康養已累計獲批劃轉100家培療機構,遍布北京、秦皇島、武漢、沈陽、合肥、銀川、東臺等全國22省52市,運營超400個養老服務網點,提供超2萬張養老床位,年均服務老人1000萬人次;構建了政策咨詢與規劃、資產管理、投融資、運營管理、醫養結合、客戶服務、智慧健康養老、適老產業供應鏈八大能力平臺,打造了省、市、縣、鎮、村五級全覆蓋網絡,可為老年人提供從健康管理、老化預防、旅居頤養到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全周期、全方位、全齡段的康養服務與產品,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智慧化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康養因培療改革而生,因時代需要而存。時代命題就要求中國康養始終堅守推動培療機構轉型發展普惠養老。
彭新舉向記者介紹到: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中,基本養老服務有國家“兜底”,高端養老服務有市場供給,而面向廣大普通中低收入老年人的普惠型養老服務一直是個短板。
“中國康養自成立以來,把發展普惠養老確立為公司重要戰略方向。”朱躍表示,中國康養始終堅定不移推動培療機構轉型發展普惠養老。
2019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委聯合發起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中國康養率先與武漢市政府簽署城企聯動合作協議,成為首家入選專項行動的中央企業,創新提出并深入實踐“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企業可持續”的普惠養老發展模式。同年10月,中國康養復制推廣經驗模式到沈陽,與沈陽市政府進行戰略合作,進一步擴大社區嵌入式普惠養老服務供給規模。在整個普惠養老市場發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近幾年來,中國康養從標準化建設、實施降本增效、爭取各方支持三方面努力,以此確保“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企業可持續”。
彭新舉介紹實施降本增效,價格可承受的經驗做法時表示,只有努力降低成本,在滿足普惠養老的微利屬性的同時,把更多的利潤空間返利于民,才能提供廣大工薪階層支付能力可承受的普惠養老服務。“企業主動降本增效的關鍵在于物業成本、改造成本和人工成本。物業成本,通過盤活全社會適合轉型發展養老的閑置資產,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有效節省了土地、房產等重資產投入成本,解決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物業難、物業貴問題;改造成本,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同建立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集中采購適老設備設施、老年輔具用具等養老產品;人工成本,與地方職業院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共建康養人才實習實訓基地,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有效解決行業招工難、用工貴等問題。”
向“新”發力:構建智慧養老新業態
近年來,旅居正成為一種時髦的養老方式,老年旅游已成為老齡產業經濟中增長最快領域。據有關數據統計,“十四五”末我國老年國內旅游收入將達到1.14萬億元。
2023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今年一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對發展老年旅游、旅居養老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旅居養老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中國康養超前謀劃布局健康養老行業發展,順應時代步伐向“新”發力。聯合頭部企業組建中國康養投資平臺,超前布局康養產業鏈,構建康養業務生態圈;研發老年康復工程大數據平臺,探索構建規模化、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智慧化運營管理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集團搶抓銀發經濟新機遇,將旅居養老作為公司重要業務板塊進行優先布局發展,創建‘萱悅庭’旅居養老品牌,組建專業化旅居運營服務團隊,依托遍布全國上百家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旅居養老,與江蘇常熟、廣西北海、海南瓊海、安徽安慶等地合作,整合多地旅居資源納入中國康養全國旅居網絡,形成‘康、養、游、學、樂、居’六位一體的產品體系,為廣大長者開啟健康養老幸福生活新方式。”彭新舉介紹,目前中國康養與西城區和北戴河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政企融合、“三方共助”候鳥式異地旅居養老新模式——屬地政府為所轄老人提供旅居補貼政策,各社區街道層面協助宣傳和活動組織;中國康養提供能夠滿足老年群體身心需求的旅居養老基地,并在旅居全程中提供科學化的健康服務、專業化的醫療保健、沉浸式的旅居體驗等,全程按1:10配備貼身管家提供管家式服務;目的地政府提供屬地的后勤保障,如旅游資源的免費開放、醫療綠色通道、緊急突發事件處理等。通過“三方共助”和中國康養服務流程上的精細化管理,讓老人感受到“離家有人送,到家有人迎”的親人式服務體驗,能夠安全、舒心、快樂地走出家門,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盡享幸福美好晚年。
目前,首期“多向奔赴,幸福西城”候鳥式異地旅居養老團的98名老人已分三批赴桂林、北海、北戴河樂享旅居養老生活,提供同類服務不高于市場價的普惠定價。區別于普通旅游團,中國康養緊緊圍繞老年人的特點與需求全程提供科學化健康管理、專業化醫療保健、定制化旅游體驗。
中國康養推進“三方共助”候鳥式異地旅居養老新模式,持續擴大老年旅居服務供給規模,努力在全國主要城市落地旅居服務基地,推動和促進企業與政府間、央企與民企間、企業與社會資源間的共建融合,努力實現老年群體對“家”與“遠方”的共同期待。
“養享”轉化:擦亮“國字號”招牌
如何提升養老服務品質、如何提高生命質量?以此讓老年人享受多元服務,由“養老”變“享老”?
中國康養燕山院內,設立了老年課堂、書法繪畫室、圖書室、影音室等文化空間,為老人每周定制“課表”,鼓勵引導老人培養發展興趣愛好......入駐的老人每人都配備了智能手環、AI面診機器人、智能拐杖等科技化康養設備,享受科技養老帶來的生活便利與健康保障。
近年來,中國康養狠抓“科技+養老”深度融合,實現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據了解,中國康養充分發揮和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技術優勢,打破傳統養老模式時空約束,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實現標準化、連鎖化、規模化、智能化發展。例如,與日照市民政局共同研發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覆蓋市、區(縣)、鄉鎮(街道)、社區(村)、服務機構、家庭,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數據互聯、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通過該平臺,政府能夠實時監控老年人入住情況與機構服務質量,企業能夠詳細分析機構運營數據及老年人健康數據,老年人能夠通過電話或手機操作以便享受專業的居家上門服務。
中國康養燕山院配備了5G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可直觀掌握該集團布局全國養老機構運營狀況。配備專業營養師,結合老人健康管理需求,定制糖尿病餐、高血壓餐等個性化膳食服務。目前,在北戴河地區接收的40余家機構實現功能互補、服務協同、資源共享,入住燕山院的老人能夠同區域跨機構短住,在全北戴河地區暢享海景日出、陽光海灘、海邊垂釣等多元化和特色康養服務。多元服務樂享生活,讓老年人由“養老”變“享老”。
當前,中國康養積極發揮健康養老現代產業鏈“鏈長”“鏈主”功能作用,加強與國內外優質養老企業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培育孵化健康養老新興產業,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推動健康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路上不斷求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健康養老新篇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