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國良 通訊員 馮焰勇)“鄉村要高質量發展靠啥?產業興旺與環境治理是兩大抓手。”重慶市北碚區素心村黨總支書記李小云說。
近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理論宣講團,以“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帶領學生走進重慶市北碚區素心村。
“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素心村,重慶工程職院思政課教師李辛津以《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為題,為當地村民解讀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好政策、優服務。
“你們認為幸福生活有哪些?”李辛津問。
“路平了,產業有了,建了臘梅館,帶動了旅游,收入增加了!”人群中大爺立馬回應。
“經過這幾天學習,我們了解了臘梅種植產業的巨大潛力,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給村里帶來的大變化。”宣講結束后,宣講團成員吳秘走上講臺,與鄉親們聊起產業興農話題。
“產業搞上去,環境也要提上去。”李辛津說。
“我們推行積分制管理后,大家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情越來越高了。”李小云介紹。
活動期間,宣講團通過問卷調查、訪談交流、參觀學習等形式,調研鄉村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課題。針對鄉村環境整治難題,宣講團以有獎競答的互動形式,為鄉親們介紹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
“組織學生深入鄉村基層開展理論宣講活動,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益嘗試。”重慶工程職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洪沖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創新模式,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展現青春作為。
為村民宣講理論 學校供圖
介紹垃圾分類政策 學校供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