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中國經濟近年來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增長速度換擋。“十二五”期間,GDP增長率從10.6%降到2015年的6.9%,增長速度下降。原因就是GDP的統計反映了企業的開工水平,當企業銷售困難越來越大,開工率不斷下降的時候,經濟增長率就會下降。企業的資金流越來越少,企業財務上的收支壓力越來越大。收不抵支的情況越來越多,銀行的壞賬隨之增加,各種債務鏈條繃得越來越緊,包括職工的下崗問題、在崗職工收入減少問題都在顯現。所以,企業需要面對增速換擋。
增速換擋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際金融危機,二是我國城鎮化矛盾。中國經濟增長從需求來看,投資出口非常重要,在這個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出口增速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的下行應該說是有客觀必然性的,而導致這種需求減弱的原因,包括國際金融危機和中國城鎮化等矛盾,而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時間。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換擋成為一種常態,它可能要持續相對比較長的時間。
針對經濟增速換擋,政府所做的努力,第一是穩增長。目前穩增長的效果已經開始表現出來,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消費增長了。消費增長的穩定使得部分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在過去的這些年基本保持穩定。這與重化工等生產資料的生產困難,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反差,因此可以說中國經濟增長不會硬著陸,不會負增長。第二是投資。從2012年到現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大體穩定在20%左右的區間。它在全部投資當中,現在是一個增速相對最高,穩定性最高的投資,已經成為投資增長重要的穩定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當中拖后腿的房地產投資,今年開始出現轉機。2016年1—5月份同比增長7%,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回升,對投資至關重要。從目前發展來看,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必須要和中國的城鎮化結合起來。城鎮化大的趨勢不可改變,這對房地產的決定性作用也不可否認。
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制造業投資增速的回穩和回升也將被帶動起來。因此,整個投資增長走穩的態勢,最遲在今年下半年將越來越明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間企業發展的主題,從企業來看,既要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和需求水平下降格局的變化。企業制定“十三五”規劃,最重要的還是要適應市場規律,在這個過程當中爭取成為強者,成為成功者。
(本文根據張立群在央企“十三五”戰略規劃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有刪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