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人體日常的必需品,和人們生活日常息息相關。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足量飲水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喝水已經不再滿足于“解渴”,如今,如何科學喝水成為了新時代越來越被重視的話題。
時隔六年,距離上次《指南》發布后,今年4月,中國營養學會重磅發布了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新指南的平衡膳食準則中,便明確指出了“足量飲水”的重要性,并且對如何科學飲水做出了更多細致和最新的研究指導。
當科學喝水的重要性受到如此重視之際,6月25日,由中國好營養舉辦的《用水健康相伴一生》的水科普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國內多位水健康領域的權威專家對飲水知識以及日常飲水誤區等方面內容進行解讀。
不建議長期飲用純凈水 我們日常飲水的場景很豐富,因此所涉及的飲用水品類也五花八門,在琳瑯滿目的飲用水中如何挑選更健康的水,很多人還停留在比較迷茫的階段。
針對此困惑,在上述會議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張娜副研究員介紹到,在我國《飲料通則》方方面面的分類中,可以再籠統的分為兩大類,其中第一大類是包裝飲用水,包裝飲用水包括飲用天然礦泉水和飲用純凈水,但它們有一定的區別。
“純凈水里面含有的礦物質元素,大部分都被凈化去除了;而礦泉水中是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的。實際上目前基于循證結果,還是建議不要長期的飲用純凈水。”張娜副研究員說,“對于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比如青春期的青少年,處于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對于普通兒童來說,整個兒童期都處于不斷地生長發育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而言,兒童青少年對于營養素的相對需要量甚至是高于成年人的,也是基于這個角度,建議兒童青少年不要長期飲用沒有礦物質元素的純凈水。”
飲水補鈣有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水是一種營養素”的理論,在此次論壇上也被重新提及。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表示,在以往的教科書當中一直沒為水正名,直到第二版的《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當中,達成共識,確認水是一種營養素,它是我們需要量最大的一種營養素。
同時,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青島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馬愛國教授認為,大家想到我們天天喝自來水有沒有營養,或者我們天天喝的各種白水有沒有營養。不能說沒有營養,也不能說我們天天靠喝水就能滿足身體所有的營養,水中的幾種礦物質還是有益的。“我們也希望通過喝自來水的過程當中,像鋅、銅、錳、鐵,甚至鈣,這些對身體或多或少會增加一些攝入量,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目前科學研究顯示,基于其他國家的數據獲得的結果是,通過硬水來補充鈣的量,大概是每天能達到175-180毫克,可以占人們日常攝入量的20%左右。
另外,在馬冠生教授看來,如果水當中鈣的含量是比較高的,在100-200毫克左右,那么這種情況下水當中的鈣可以作為非常重要的來源。這種情況下水是能提供一定的鈣的。但是,總體來說,鈣的攝入量還是不足的,因此我們主要還是要通過食物來攝取,特別是要保證膳食當中要有一定的奶或者是奶制品。
張娜副研究員則認為,膳食一定是一些元素補充的非常重要的途徑,但是在我國居民鈣元素攝入已經缺乏的前提下,也可以考慮從飲用水里面適當的去補充一些礦物質元素,也是有益處的。鈣鎂元素是飲用水中占總的膳食營養素貢獻比最高的元素,比如平常喝的硬水,硬水就是鈣鎂元素非常重要的來源,從硬水里面補充鈣鎂,是除膳食以外另一個重要的渠道。
補充礦物質是根本 經過權威專家的解讀我們了解到,補鈣是一個不得不被重視的健康話題。
眾所周知,鈣鎂元素在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關于水合狀態跟腎臟疾病的關系、心血管疾病的關系以及哮喘,甚至包括超重肥胖的關系等相關問題都逐漸被重視。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薦量中,低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應該達到1500-1700毫升。
“對于一直喝純凈水的人群,要在食物里面注意礦物質的補充。”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在該論壇上介紹說,“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永遠是根本。所以大家不能借助于單靠水或者單靠某種食物,這都是有失偏頗的。”
最后,馬愛國教授表示,科學飲水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正確地認識用水健康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掌握的營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