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沖擊超預期影響,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企業也迫切需要做好降本增效工作。采購作為企業成本支出的重要組成,也成為成本控制的“主陣地”。
在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舉辦的“第三屆國有企業數智化采購與智慧供應鏈高峰論壇”上,億邦智庫聯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發布的《2022數字化采購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就圍繞采購的降本增效進行了深入解析。
過去,很多企業將采購成本等同于采購物資的價格成本,而事實上這只是一個方面。《報告》指出,采購成本是綜合成本,既包括顯性的商品價格成本,也包括采購消耗的時間成本、采購的相關管理成本、運營成本等隱性成本,其中管理成本涉及供應商管理、商品規范管理、人員管理、審批流程、風險管理等方面,而運營成本則囊括了資金成本、物流倉儲成本、售后成本和渠道成本等。在整體的采購綜合成本中,顯性成本僅占30~40%,隱性成本可高達60~70%。
《報告》指出,數字化采購通過打通產業鏈各環節,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能夠實現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的“雙降”。據京東工業品調研數據顯示,通過優化供應商管理、提高履約交付效率、庫存滯留時間減少、供需快速匹配等手段,企業能夠將供應鏈綜合成本降低30%以上。
在國內某大型涂料品牌與京東工業品的合作實踐中,這一結論也得到了印證。
在時間成本方面,借助京東工業品“智能供應鏈決策體系”,該企業實現了全國各地品牌廠商、三方供應商以及屬地服務商現貨及期貨庫存的打通,還能夠在保證需求精準匹配的前提下就近調度,減少貨品“搬運次數”,確保交付時效。
在高效履約交付的支持下,以庫存為代表的運營成本也大大降低。以往,由于交付周期的不確定性,企業只能通過維持3-4周消耗量的庫存來確保生產安全。而如今通過京東工業品下單一周內就能完成交付,該企業只需將庫存量維持在1周左右,由此產生的呆滯庫存及資金占用也大幅降低。同時,通過在生產車間部署京東工業品新一代基礎設施——京工柜,該企業還實現了鋁板等耗材的“先領用后付款”,能夠進一步壓縮庫存資金占用。據統計,僅在倉儲運營方面,該企業每年可節約成本超650萬元。
在管理方面,過去該企業分散在全國的項目主要依賴當地供應商,每一單采購都需要經歷招標、詢價、比價等流程,耗時較長、效率較低。更為關鍵的是,不同地區的供應商服務能力參差不齊,使得商品規格、質量、價格也難以統一。與京東工業品合作后,各類工業品物資均可統一通過京東工采平臺進行尋源下單,采購人員的精力也能夠從數千家供應商的管理中解放出來,人效得到有效提升。
京東工業行業大客戶部總經理康迪認為,企業采購作為一個體系,追求的不是某個環節成本達到最小,而在于通過協調所有環節使整體效率和成本最佳。因此在采購數智化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局部,而是要從商品、采購、履約、運營等全鏈路出發,實現全局的數字化,這也是京東工業品一直堅持的服務邏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