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體力行地詮釋:人生不必設限,敢比會更重要
百萬暢銷書作家、斜杠創業家、青創品牌創始人……如今她的名字前又多了一重身份——“職業拳擊手”!她,就是張萌,大家口中的“萌姐”。今年4月的WBA亞洲超輕量級職業拳擊賽上,張萌客場獲首勝,擊敗泰國職業拳擊手SiritornPonpai。至此,據全球拳擊官方網站上公布,中國職業拳擊手張萌(MengZhang)在女子次蠅量級(LightFly)位列中國第1位,世界第87位。
這個全新的標簽背后她更想告訴大家:職業與非職業之間無需設限。于她而言,拳擊本身是一項自我掌控的藝術,而此次比賽,只是她對自己7年訓練成果的一次檢驗,面對輸贏她也始終堅信“過程中淋漓盡致,結果上順其自然。”接下來是中國企業報與張萌女士凱旋歸來后的一次深度對談。
中國企業報:我們了解到前不久你以作家身份跨界征戰WBA亞洲職業拳擊賽并旗開得勝,被媒體譽為文武雙“拳”的跨界拳手,可以簡單介紹下你的過往嗎?
張萌女士:其實我過往的一系列斜杠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在跨界的過程。我在大學初期就開始不斷嘗試創業,畢業之后也沒有選擇其他的職業,自然成為了一名創業者。從線下的實體連鎖咖啡到線上實現互聯網內容消費生態,這個過程我已經創業了十年。
但我不止于斜杠創業,13年前我開始寫作,從第一本書到百萬暢銷書《人生效率手冊》,至今已經出版了13本。寫作其實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每年出版一本書就是我的一個目標。同時,我還一直在努力尋求其他方面的突破。
2016年那時我身體不是特別好,想通過拳擊這項運動強身健體。最開始練泰拳,后來轉訓練拳擊,這個過程中我也不斷發現我對拳擊由衷的熱愛。突然有一天我認為我可以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來實現這個領域的專業跨界,因為人生不要給自己去設限,所以我去參加了WBA職業拳擊賽,這個過程當中我是全場唯一一名30+的女性。其他拳手大概都是20多歲,而且我也是唯一一位非職業的拳擊手,其實我認為職不職業中間沒有一個必然界限,你心中認為你是職業的,你就是職業的。
中國企業報:你是如何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的呢?
張萌女士:首先,剛開始我并沒有預想到我可以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我小時候身體素質特別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班級里只要有一個人感冒,我肯定會被傳染,所以我的身體免疫力一直都不是很強。那時,老師說我們要參加運動會為班級爭奪榮譽,我一直是一個榮譽感很強的人,一旦涉及到了班級集體的榮譽,我就義不容辭。所以那個時候我試過短跑和長跑,結果發現我短跑的成績始終都上不來,只有長跑靠著毅力靠著拼勁,好像我總是可以通過準備得多獲得一些成績,這是我在30歲之前唯一跟體育之間產生的關聯了。
30歲那年,我被查出了甲狀腺多處結節,醫生決定要切除我的甲狀腺以避免結節不斷的擴大,未來可能還會發展為其他方面的病變。那個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張萌,其實你可以跟自己較量一把。”所謂“較量“是你向你的身體發出的一個挑戰,給自己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利用自身的調節能力實現身體狀況的好轉。那個時候我的體重比現在多二三十斤,而且是虛胖,走上幾步路就會喘,剛剛開始練拳的時候,我基本練15秒就要歇2分鐘,完全沒有任何體力。但是到后來我的教練開始不斷的塑造我,他跟我說:“張萌,你可以的。”從最早手腳甚至不平衡,到后來的出拳自如,我經歷了非常艱苦的訓練。用我教練的話來說“不論是疫情、出差,還是在北京各處去開會,張萌總會井井有條的安排好所有的訓練時間,從不把“忙”作為不訓練的借口。”職業拳擊手肯定把訓練作為日常。可我作為一個把拳擊當健身愛好的一個人來說,能夠持久的堅持,需要的更是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
這一次決定來參賽其實也源于去年跟教練的一次對話,教練說:“其實你可以去檢驗一下拳擊訓練成果。”那個時候我認為的檢驗方式是通過實戰練習,因為我的身高173.7cm,體重卻常年都在100斤以下,在身邊其實很難找到跟我同樣量級的女拳手。
于是我在想如果是參加比賽的話,那么就有可能會遇到在全球范圍之內能跟我有同樣量級的職業拳擊手。果不其然,這一次去泰國比賽就遇到了Siritorn,她也是108磅量級的職業拳擊手,從小訓練泰拳,所以經由這我就開啟了自己的職業比賽之路。我覺得拳擊比賽對我來講就是一次拳擊的集中檢驗,7年訓練的結果,將在這一次的比賽當中完成一次考試。
中國企業報:你覺得初次比賽就選擇征戰國際職業拳擊賽,這個決定對你來說是一個挑戰嗎?
張萌女士:對我來講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且我跟我的對手相比其實又有很多劣勢:她是從小就訓練泰拳,在拳擊方面對拳臺有更深厚的理解。此外她的身材決定了她也會更加的靈活,更大的優勢是她的體能和年齡優勢,只有20歲剛出頭,小了我十幾歲,多了十多年的打拳經歷。
但是我也能看到自己的優勢,比如說我的身高優勢,我的臂展優勢,這其實也是我的先天性條件,這次我還獲得了一個別稱Christinathe“Pole”(拳臺電線桿),有這么一個稱呼。在與我同樣量級的lightfly(次蠅量級)48.99千克量級中,通過Boxrec.com可以看到現役活躍的職業拳擊手中,我是這個量級中身高最高的,也正因為這樣,拳臺的一些裁判和媒體把我譽為“拳臺電線桿”。身材的先天優勢無疑對我來說很重要,但關鍵是怎么能在實戰當中把我的身材優勢全部發揮出來,這無疑是一個挑戰。
中國企業報:作為一個拳擊愛好者,你并不是專業的,你只是一個業余選手,為什么打比賽還會很有信心?
張萌女士:就在幾年前,我看到了張偉麗女士的報道,她之前衛冕戰輸掉之后痛定思痛,于是卷土重來,重新把腰帶拿了回來。
她的故事非常激勵我,當時也激勵了我對比賽的渴望,我希望能夠踏上職業拳臺,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把這種感染力繼續傳承下去。張偉麗女士如此有力量,她把這份力量傳遞給很多女性。
張偉麗女士當時給我的感受是,能夠鼓勵很多人做出自己不敢做的事,鼓勵通過勇氣,通過行動來詮釋自己。
我經常說一句話,敢比會更重要,就是一個人如果要敢,她的基本前提是刻意練習,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經提刻意練習理論,刻意練習的水平直接能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我教練也經常對我進行拳擊的刻意練習方面的訓練。
此外,在我整個拳擊訓練的過程中,除了全程由M23的主教練任洪寶先生對我進行訓練指導之外,我的諸多實戰的教練都是世界高水平的,比如說烏蘭、陶忠超、張兆鑫、粟銀歡等,都是各類的拳王。如果你的對手很強大,自然你的個人的能力施展將會通過這種刻意練習被極大程度的激發。
其次是戰術方面的自信,我的教練非常擅長對戰術進行布局,像這一次他就精準的幫我分析了對手,她所有的戰術可能會運用的打法,因為在網上查不到過多關于對手拳擊方面的訓練信息,尤其是與比賽相關的信息,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對手的身形以及基礎反應做本次比賽的預測分析。
此外,拳手與教練的配合默契程度也很關鍵。寶教練對我訓練了這么多年,我們彼此之間師生的默契,教練說的指令,我是不是能聽得懂,是不是愿意遵守,是不是能百分百執行,這對于拳擊訓練當中一個拳擊手跟教練的配合,以及他們的默契度是非常關鍵的。
中國企業報:拳擊對你來講意味著什么?
張萌女士:我覺得拳擊對我來講意味著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它完全不一樣。
像我們平時做商業活動,制定了一套戰略戰術,它能在市場中獲得檢驗效果,通常最短需要半年,長則需要一年甚至十年。
而拳擊賽場上的戰略戰術顯現結果異常之快,甚至可以變成你的應激性的反應。比如對方在拳臺給了你一個基礎的反應刺激,你怎么能在微秒之內在大腦形成一套戰術布局,然后再給出一個反饋,這也是拳擊的魅力所在。
所以它把戰略戰術能力跟拳擊手的體能進行了完美的結合,讓你能夠在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性的動作當中,有效地展現著你的拳擊藝術。
縱觀世界的優秀職業拳擊手,他們的智慧水平非常優秀,優秀甚至把中國的《孫子兵法》思想融會貫通于整體拳擊訓練中,比如說《孫子兵法》中的“詭道十二法”,如何能把這些理念能踐行于實踐當中,這是拳擊訓練中我們后期著重加強的部分。
中國企業報:你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訓練的?有什么秘訣可以分享下嗎?
張萌女士:我是一個時間管理的研究者、倡導者。我也寫過幾本跟時間效能相關的書籍,比如說像《人生效率手冊》、《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加速:從拖延到高效》等。
人與人的區別來自于他們的習慣系統不同,包括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工作習慣、學習習慣等…
養成習慣后,做事情會很“省力”,減少能耗。因為你不需要思考就能夠去做的事情才叫習慣。如果你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思考,不思考太多就會減少能量消耗,自然會更好助力一個人的精力管理。把反人性的事情養成習慣,就可以“享受”在別人眼中看似有些虐人性的“折磨”。享受不快,也是一種全新境界。
第二件事情,多重身份切換對一個人來講也是一種動態平衡。舉個例子,工作忙多了很疲勞的時候我就很想打拳。打拳會讓一個人快樂,體內激素不斷調和自身,快樂因子釋放,你會獲得快樂。打拳后趁著精神狀態好,可以繼續回到工作中,或者學習、陪伴家人,你的精神會很充沛。這時候自己的狀態也會很好。這就是多重身份的自我切換。推薦一本書《輕松主義》,講的是一個人要具備一定的松弛感,可以通過做不同的事情,或者在不同身份中不斷切換,獲得松弛感。跨界對我來講,本身就是一個能夠在諸多習慣當中不斷切換,讓自己擁有輕松快樂的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企業報:你的自律精神和其他領域的成功經驗在拳擊訓練中有幫助嗎?
張萌女士:我覺得自律精神一定是有幫助的,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它是一項人生標配,這個世界的自律分兩種:一種叫自律,一種叫他律。如果一個成年人還需要經常用“他律”方法的話,證明的是自律系統能力不強。
比如說這一次的拳擊賽是48.99kg量級,我和對手必須完成降重。我有三周時間來完成這個目標,我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全新的降重目標計劃。這份熱量表是助力我在三周之內能夠輕松降重到48.99kg的助力神器,它包含了每天的食譜,精準到克重,以及每天的排便時間,飲水量以及休息時間。
像這一次打比賽,我前三天已經完成了降重。他說很多拳手都是在比賽當天才完成的降重,而我做的就相對提前,不用教練催促自己就做到了。我有一條人生信條叫做“凡事提前,過有準備的人生”,不要等一切都發生了再去做準備,萬事萬物都要準備在先。就像這一次打比賽的過程中,每一天的行程、相關的物料,都會前一天井井有條的安排好,我習慣使用《贏效率手冊》,在其中把要計劃的事項全部都列舉出來,讓自己每一個時刻都處在一種掌控感中。
中國企業報:你未來的計劃是什么?
張萌女士:“過程中淋漓盡致,結果上順其自然”,這也是我的人生信條之一。這一次拳擊之旅我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身份——職業拳擊手。
但拳擊并不是我的職業,我關注到了很多拳擊手包括其他領域的運動明星,他們都是跨界人才。《論語》中有一句話給我力量很多年——“君子不器”。你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天花板,要相信無盡的可能都會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跨界人才不斷涌現。
記者編后感:
從百萬暢銷書作家、斜杠創業家、青創品牌創始人到次蠅量級中國區排名第一位的職業女拳擊手,張萌女士的每一次跨界都詮釋了不設限的人生的無限可能!在張萌女士的影響下,很多人已經通過向她學習時間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率,她獨創的「贏·效率手冊」系列深受粉絲喜愛,而她更是通過自己的勵志故事,影響了萬千女性,成為眾多粉絲和女性所追尋的時代榜樣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