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職業農民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探索將職業農民納入城鎮基本社會保障體系,享受和城鎮職工同等的保障水平,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人才留在農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義重大。
2023年7月4日上午,江蘇省2022年度高素質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培育賈汪區培訓班在揚州文昌閣智選假日酒店舉行。來自揚州大學商學院的“老有所保,糧有所安”社會實踐調研團隊前往參會并與在場的百位農民展開交流與調研。
(圖為7月4日,“老有所保,糧有所安”團隊與部分參會農民合影。許駿祺供圖)
在培訓的間隙,團隊成員向參會農民發放調查問卷,主要調研職業農民養老保險的參保情況與對養老保險補貼政策的了解度和接受度。
(圖為7月4日,“老有所保,糧有所安”團隊向參會農民發放問卷。姜馨田供圖)
(圖為7月4日,“老有所保,糧有所安”團隊協助參會農民填寫問卷。許駿祺供圖)
在發放問卷的同時,團隊還與部分職業農民代表展開交談。在交談中團隊獲知,目前職業農民對于現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普遍滿意,其保障水平能夠滿足職業農民對于養老保障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參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顯著提高了職業農民的保障水平,能夠調動各新型經營主體的種糧積極性,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對于養老保險補貼政策,職業農民們表示了期待,認為這將鼓勵更多農民參與養老保險、參與更高層次的養老保險,有效化解養老后顧之憂,進一步提高農民參與糧食生產的意愿,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
(圖為7月4日,“老有所保,糧有所安”團隊與農民展開交談。陳茜睿供圖)
老有所保,糧有所安。養老保險是農民重要的社會保障。對職業農民參與高水平養老保險繳費進行財政補貼,使其退休后能夠享有和城鎮職工相近的養老保障水平,對于解決農民“老有所養”的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調研結束后,團隊負責人許駿祺表示,在未來的實踐中,團隊還將不斷調研,持續研究家庭農場主養老保險補貼政策實施的行為邏輯與困境,探索養老保險補貼政策的優化路徑,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為在全省范圍推廣相關政策提供相應的經驗與借鑒。同時以點代面,為其他省市養老保險補貼政策的優化提供經驗與參考,為鄉村振興政策(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設計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通訊員:許駿祺 姜馨田 陳茜睿 陶然 隆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