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以“增長動能 中國探索”為主題的第二十五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全球氣候治理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機遇,綠色低碳轉型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關鍵是能源的綠色低碳發展,途徑是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這也必將為推動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新動能。充分發揮這些新動能的潛力和作用,重點要做十件事,包括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優化升級等。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各位老師同學,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第二十五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圍繞“增長動能中國探索”這一主題,與大家分享全球氣候治理與中國雙碳戰略為世界經濟增長和中國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動能。我發言的題目是“綠色低碳轉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二是全球氣候治理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機遇,三是綠色低碳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一、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一周前(12月30日),新華社評出2023年十大國際新聞中講到,氣候變化加劇威脅全球可持續發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已成新常態,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沖擊,幾乎所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均受損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呼:“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然到來”。的確,高溫熱浪、暴風驟雨、洪澇干旱,極端天氣災害多發、頻發、并發,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日常的親身經歷和切實感受,氣候變化是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共同挑戰,正在演變成為一場空前的現實危機。
對于2023年的夏天,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7月底8月初,京津冀出現了一輪歷史罕見極端暴雨過程,創下了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140年以來的最大降雨量紀錄。6月下旬,京津冀魯地區連續高溫熱浪,最高超過43°C,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達到41.1°C,北京湯河口氣溫為41.8°C,北京有5天超40°C。
科學研究確認,人類活動導致氣候系統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持續增加,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自然的大氣溫室效應增強,導致全球發生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1.09°C,其中約1.07°C的增溫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數據顯示,2021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10ppmv,為200多年的最高值。
1970年以來的50年是工業革命以來最暖的50年。據世界氣象組織公報,2022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5°C,過去8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8年,全球長期變暖仍在繼續。世界氣象組織于去年11月30日在COP28開幕當天發布的《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截至10月底的數據顯示,2023年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基線高出約1.4°C。
氣候變暖將導致全球許多區域并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復合型事件的概率增加,高溫熱浪與干旱同時發生,海平面變化和強降水疊加造成復合型洪澇事件加劇,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島嶼和沿海低洼地帶被淹沒;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干旱、洪澇災害加劇,人類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生計喪失、流離失所、難民增多;土地嚴重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病蟲害肆虐、疫病多發,農作物歉收減產。氣候變化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嚴重破壞生態安全,嚴重沖擊能源安全,嚴重威脅糧食安全,人類文明進步、人們歷經千辛萬苦得來的發展成果也將毀于一旦。
氣候變化的后果是全球性的,其影響遍及世界每個角落。面對地球氣候危機,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唯有世界各國、社會各界開展廣泛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作出努力,建立有效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人類才能化解這場氣候危機,才能度過這場空前的劫難。
二、全球氣候治理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機遇
全球氣候變化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不利后果。同時,通過積極采取減排溫室氣體措施,從而減緩氣候變化的幅度和速率,通過主動采取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行動,從而減輕或挽回經濟社會損失,我們就可以化危為機,把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挑戰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機遇。
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國際關系緩和、國際格局變化,氣候變化問題作為人類共同關心事項提上國際社會議事日程。1990年10月,IPCC發布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第一次科學評估報告,迄今已發布六次評估報告。IPCC報告確認了氣候變化的科學性,認定人類活動所排放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給自然和人類社會帶來嚴峻、不可逆轉的影響和風險,必須立即采取全經濟范圍大幅度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1990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45/212號決議,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公約談判,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達成《京都議定書》,2015年12月達成《巴黎協定》。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這三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法律文件奠定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的堅實基礎,確立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目標、原則、行動框架。
按照公約和巴黎協定的要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盡早達峰,而后迅速減排,并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為此,各國需要在能源、工業、交通、建筑、農業、林業等各個重點領域采取切實有效的減排措施,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這必將重塑全球經濟版圖、國際競爭態勢、地緣政治格局,對產業發展、能源結構、科技創新、經貿合作、大國關系等帶來重大而深刻影響,也必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開辟新天地,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一是目標引領。公約和巴黎協定明確了全球氣候治理的目標方向。全球氣候治理的目標是什么?這在氣候公約里講得很清楚,就是要把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并且這一濃度水平要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威脅、經濟增長得以可持續進行的時間框架內實現。
巴黎協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控制在相對于工業革命前的2度以內,努力爭取控制在1.5度,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盡早達到峰值并隨后迅速減排實現凈零排放。說白了,就是全球要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
二是原則指導。公約和巴黎協定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基本原則,最核心的原則是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需要所有國家開展最廣泛國際合作和應對行動,發達國家要率先進行全經濟范圍的絕對量化減排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發展中國家則需要采取減排政策措施并結合自身國情實際逐步轉向全經濟范圍減排或限排。可持續發展原則,綜合考慮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有關因素,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和行動要具有經濟合理性,對解決其它環境問題要有協同效益,要體現最大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公平原則,考慮各國不同的國情實際、責任能力,特別是要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的正當優先需要和能源消費增長需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公正轉型。
三是行動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確立了國際框架+國家自主行動的減排模式,即在一個統一的共同框架下,各國圍繞溫室氣體濃度控制水平(公約最終目標)、2度/1.5度溫升目標和碳中和/凈零排放目標(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根據各自國情和自身能力,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自主確定在全球框架下的氣候行動目標和具體政策舉措,制訂實施長期戰略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型,為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挑戰作出應有的和最大化的貢獻。到目前為止,已有194個締約國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覆蓋98%的世界人口和95%的全球排放,其中占全球GDP87%的140多個國家提出了凈零排放和碳中和目標。從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的結論看,全球在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方面取得了重大整體進展。《巴黎協定》前,全球氣溫預期上升4°C,而按照各國在巴黎協定下最新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則溫升幅度可以控制在2.1-2.8°C,相當于控制了1.2-1.9°C的溫升幅度。
四是阿聯酋共識進一步明確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和實施路徑。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COP28)達成阿聯酋共識,就《巴黎協定》全球盤點、減緩、適應、資金、技術、損失與損害等多項議題作出重要決定,特別是提出能源系統疏離化石燃料轉型的概念(transitionawayfromfossilfuels),這是氣候變化談判30多年的歷程中首次直接針對化石燃料作出規定,開啟了人類社會逐步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進程,雖然并不意味著化石能源時代的終結,但至少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阿聯酋共識”還提出了三倍可再生能源、兩倍能效速率目標,提出加快努力以逐步減少未加裝控排措施的煤電,加快利用零碳低碳技術構建凈零排放能源系統,大幅減少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特別是甲烷的排放。迪拜會議突出強調了1.5°C目標,按照這個目標,全球排放需要最遲于2025年前達峰,2030年前要比2019年減少43%,2035年前要減少60%,2050年前要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根據《全球碳預算報告》最新數據,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2023年預計會達到375億噸,較2022年增長1.1%,較2019年水平提高1.4%,實現1.5℃目標的難度和挑戰巨大。從另一角度看,難度越大,動力越大,挑戰越大,機遇也就越大。迪拜氣候大會對各國加快氣候行動、提高減排力度發出了更加明確、更加強有力的信號,將進一步激發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行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活創新動能、拓展市場空間,為世界經濟的綠色復蘇和可持續增長注入強勁的動力和活力。
三、綠色低碳轉型為我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的變革,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關鍵是能源的綠色低碳發展,途徑是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這也必將為推動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新動能。如何把這些新動能的潛力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重點是要辦好十件事。
一是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型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
二是節能降碳增效。落實節約優先方針,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深化工業、城鄉、交通、農業農村、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增效,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有效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全面提升能效標準,推廣先進高效產品設備。
三是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增長低碳化。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大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節能降碳改造,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
四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深入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發展智能交通,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提升改造,有序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快捷舒適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五是城鄉建設綠色低碳。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嚴格綠色建筑標準、推廣節能低碳技術,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推廣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推進農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加強農村電網建設。
六是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建設,提高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率。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七是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進一步強化創新能力建設,推進“雙碳”領域應用基礎研究,開展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化石能源綠色智能開發和清潔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重點,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完善技術和產品檢測、評估、認證體系。
八是生態系統碳匯。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強化森林、草原、河湖、濕地保護。加強生態系統調查監測,研究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九是綠色低碳政策。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完善碳定價機制。
十是全球氣候治理。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推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重要多邊進程,加強公約和巴黎協定的有效實施。開展綠色經貿、技術與金融合作,加快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以上是關于綠色低碳轉型給世界經濟增長和我國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的一些粗淺認識,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