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中醫藥學科體系中,民間中醫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承載了民間醫學的智慧結晶,以其簡便易操作、成本低廉、針對性強等特點,在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村的醫療實踐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醫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瑞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的專訪時表示:民間中醫藥主要指流傳在民間,有一定臨床實踐經驗積累,但未形成理論體系、未被典籍所錄載、未被主流醫療體系認可,具有獨特療效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方藥、文獻文物和器械等。
董瑞說:在我四十多年的從醫實踐中,曾拜訪過近百名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及民間老中醫,他們都有一些沒有記錄在醫學典籍中的“絕活兒”,一根銀針,一把草藥,一個手法,一柱艾灸便能解決很多常見病地方病,甚至疑難病。特別是一些民間中醫,往往能夠用祖傳驗方和針灸手法治療一些慢性病、地方高發病,如焦香饅頭干治驗萎縮胃炎、珠子參治療肺病、足后針灸治療偏頭痛等,頗有奇效。
然而近年來,我國民間中醫藥傳承卻陷入困境,大量民間驗方和絕活兒失傳,很多民間中醫后繼無人。
在調研中,董瑞發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民間中醫大多文化水平不高、醫學知識不系統,依靠祖傳手藝治療單個疾病,使得他們難以取得行醫資格。在現代化醫療越來越普及的今天,生存空間不斷萎縮,很多時候無病人可醫;
二、民間中醫藥大多講究父子、師徒代代相傳,改革開放后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年輕人傾向于在高校接受醫學教育,愿意師承、父子傳承的人越來越少,很多民間中醫家里找不到愿意學習家傳醫術的人;
三、民間驗方多為經驗積累而來,缺乏藥理方面的依據,加上對民間驗方的收集、整理、研究力度不足,使得很多民間中醫藥成果無法登公立醫院的大雅之堂。
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民間中醫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2019年10月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收集篩選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和技法,建立合作開發和利益分享機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挖掘民間診療技術和方藥,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
因此,加大對民間中醫藥的挖掘、整理、研究、應用,傳承好這一民族醫藥文化瑰寶,是中醫藥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董瑞今年提交的建議是:
一、加強頂層設計,做好系統規劃。 要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明確民間中醫藥驗方、偏方、治療方法等在中醫藥學科系統中的定位,制定中長期發展布局與短期規劃,細化任務舉措,特別是要由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牽頭成立民間中醫藥傳承委員會,統一領導挖掘、搶救民間中醫藥瑰寶之工作。
目前,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已經開始依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成立了北京市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藥篩選評價中心,受理民間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藥的挖掘、整理、篩選、評價、保護、規范和推廣等工作。通過這項工作,將對北京市民間中醫藥進行摸底調查,形成北京市民間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藥目錄,命名一批特色技術醫療機構和持有人,建立一批北京市民間特色技術和方藥傳承基地,并開展產權保護、深入研究和傳承推廣工作。董瑞認為,這一組織基本具備了專門民間中醫研究機構的基礎,是值得復制和推廣的案例。
二、多措并舉,加大民間中醫藥挖掘整理力度。 1.組織專家對民間中醫診所、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藥工作者統一摸底梳理,編纂有關民間中醫藥成果集錦,作為后續研究的基礎性資料。
2.對于確有療效,特別是有大量案例積累、有代際傳承的民間中醫藥工作者,在取得合法行醫資質方面進行扶持。如,可由相關政府部門牽頭舉辦專班進行培訓指導,或進入專業院校進修取得畢業證書,讓他們能夠取得合法行醫資質。
3.研究出臺民間中醫藥工作者獻方獻技的獎勵政策。使他們有經濟和榮譽上的獲得感,真心獻真方、獻真術、真傳承。
4.為民間中醫工作者搭建傳承平臺。如在部分中醫醫療機構為民間中醫藥工作者開放專科門診平臺,確定傳承人,加大搶救整理的力度。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醫專家董瑞,是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院長,世中聯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會長。全國政協第十三屆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