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
除了提高基本醫保補貼外,《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立忠還向兩會建議,加大對癌癥等重大疾病的醫保支持力度。因為,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2020年全球癌癥數據顯示,中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例,占全球新發癌癥病例的23.7%;中國新發癌癥死亡病例300萬例,占全球新發癌癥死亡病例的30%,均高于中國人口占全球人口總數的比例。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位居我國癌癥死亡病例數前五位,其死亡人數占我國癌癥死亡病例總數的68.7%。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標化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戴立忠介紹,基因檢測在腫瘤診斷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它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用藥前的伴隨診斷與預后監測,包括指導靶向精準用藥、確定泛癌種熱點標記物、發現耐藥機制、監測免疫治療以及指導術后放化療等,是精準施治的前提,通過它可以明確基因突變的類型而采取靶向用藥治療,進而顯著改善患者預后。
例如,利用基因檢測技術針對攜帶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50%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靶向治療,其總生存期能分別延長至50個月和90個月,而傳統化療后的總生存期約10個月。
但是,由于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費用較高,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而這引發的系列后果也不容忽視。當個人衛生總支出在衛生籌資中占主導地位時,貧困人群無法被健康保健制度覆蓋,即使他們能夠獲得衛生服務,也將面臨巨大的經濟障礙和致貧風險。如果財政投入不增加、社會保障體系不改善,家庭及個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可能會反復出現。
為了減輕癌癥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讓更多癌癥患者能夠享受更好的治療,進而降低我國癌癥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戴立忠代表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將腫瘤相關基因檢測項目納入我國醫保,指導患者精準用藥;二是持續優化惡性腫瘤治療費用的籌資結構,加大對重點癌癥防治的政府投入,分階段多舉措降低惡性腫瘤個人支付比例;三是鼓勵支持普惠型個性化精準診斷產品開發和應用,對于多數經濟條件不佳的患者,通過使用價格較低的小panel產品篩選腫瘤常見靶點或靶向藥作用靶點,也能夠幫助其精準用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