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這里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生物多樣性保護邁出“綠色和諧”步伐。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七彩云南正成為無數人的“詩和遠方”。
呵護自然,讓更多物種生生不息
傍晚,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大渡崗鄉大荒壩村,一群大象走出森林。這時,亞洲象監測員彭金福快速操作無人機錄像拍照,監測員普永兵打開微信群發出預警消息,提醒村民不要靠近。掌握象群蹤跡,及時發出預警,為科學研究提供監測數據,是他們二人的日常工作。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3州市。目前,我國在亞洲象分布區已建立1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逾5000平方公里。
2021年,一群亞洲象的北上南歸之旅備受關注。近年來,活動在西雙版納、普洱境內的野生亞洲象,幾乎每個象群每年都有小象出生。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村民刁發興說,大象能感受到人的善意,跟人的距離比較近也不會害怕。
為補充亞洲象食源,云南對一些棲息地修復改造,建“大象食源地”,種大象愛吃的植物。當地還運用紅外相機等技術手段,實現亞洲象位置信息的實時發布。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萬勇介紹,1976年,云南野象數量僅剩下不到150頭。到現在,40多年里數量增長1倍多。
云南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各大類群生物物種數接近或超過全國同類物種數的一半。2022年云南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提出23條措施和92項具體任務,推動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在華蓋木的故鄉,自然保護地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拯救這一“植物大熊貓”。十年來,通過開展華蓋木人工異株授粉工作,云南西疇將數百株華蓋木植株移栽回原生地。
滇金絲猴增至3800多只,綠孔雀等珍稀瀕危動物數量實現穩定增長,多種極小種群植物得到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或繁育回歸等搶救性保護……云南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35萬平方公里,約占本省國土面積的29%,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構建“三屏兩帶”的生物生態安全格局,系統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喜說,云南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360多個,以就地保護為主、遷地保護為輔的保護體系日趨完善,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3%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改善環境,守好生態保護紅線
沿岸累計拆除建(構)筑物111.9萬平方米,環湖路臨湖一側減少建設用地17250畝、建筑面積639萬平方米……經過兩年多的工作,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基本整改到位,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現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扭轉。
昆明建設了以濕地為主的環滇池生態帶6.29萬畝,其中濕地54處3.89萬畝。形成平均寬度約200米、植被蓋度80%以上的閉合生態帶。目前,滇池魚類恢復至26種,水生植物從2010年的238種增至303種,鳥類從2012年的96種增至175種。“滇池全湖水質持續向好。”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長李應書說,消失多年的一些水生植物、滇池金線鲃等土著魚類及白眉鴨等鳥類重現滇池,保護治理的生態效益得到極大提升。
王天喜說,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的重要內容,嚴肅查處危害、破壞生物多樣性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嚴肅追責問責。
種群數量約600只的綠孔雀分布于云南玉溪、楚雄等地。“綠孔雀種群得到嚴格保護。”楚雄彝族自治州林草局局長陳福說,楚雄及時對綠孔雀開展搶救性保護,2003年劃定10391公頃的雙柏恐龍河州級自然保護區,前幾年又將7143公頃棲息地劃入保護區,州內現有綠孔雀300只左右。
青山疊翠,溪流淙淙。高分辨率探頭自動捕捉2公里范圍內滇金絲猴猴群活動情況,工作人員在工作站通過屏幕觀察它們的活動軌跡。“猴群的動態看得很清楚。”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賴建東說,今年以來,響古箐片區新生嬰猴12只,自然保護區將社區保護與周邊居民的生存發展相結合,促進滇金絲猴種群恢復性增長。
在響古箐片區,多名村民護猴員和科技工作者守護著這些“雪域精靈”。目前,全省實聘生態護林員18.3萬人,建立亞洲象、綠孔雀、滇金絲猴等旗艦物種的常態化監測體系。
天更藍了,調整優化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2022年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9.7%;水更清了,實現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中向好,六大水系出省出境斷面水質100%達標;地更綠了,全省森林面積3.74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5.04%,森林蓄積量達20.67億立方米。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凸顯,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綠色發展,讓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迎著湖風,聽著濤聲,望著斜陽漸漸落下,霞光染紅湖面。滇池南岸晉寧區上蒜鎮小漁村通過文旅融合轉型,成為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晉寧區探索既能保護滇池又能保障群眾生計,既能促進產業轉型又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新路,小漁村作為滇池沿岸美麗鄉村示范村之一被重點打造。目前,村莊污水實現100%收集進環湖截污干渠,同時通過增綠補綠提升2.7萬平方米的綠化空間。
推動生態保護,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小漁村是眾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村落代表。王天喜說,云南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等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云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加豐富。
大理白族自治州以洱海保護和綠色發展統攬大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打響洱海保護精準治理攻堅戰,推動水質、水環境、水生態“三位一體”逐步改善;為解決滇池農業面源污染,昆明實施滇池環湖路臨湖一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拆除低端大棚,建綠色高效大棚;在西雙版納,一些一度難覓的傳統傣藥材也回歸自然。
云南推動工業綠色轉型、農業綠色崛起、文旅產業綠色升級。“十三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4.56%,碳排放強度降低24.72%,綠色能源躍居云南第一支柱產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這句在西雙版納州流傳的諺語,詮釋著樸素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記者王長山、趙珮然、丁怡全)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