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匯聚更多力量,激活鄉村內生動力,使鄉村走上可持續的自我發展道路。為此,廣東凝聚強大社會力量,充分發揮企業作用,探索出企業多維賦能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該機制是怎樣實踐運行的?企業如何立足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幫扶鄉村開發特色產業?對農產品銷售難、缺人才等鄉村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又有哪些好辦法?
碧桂園集團捐款2.2億元、廣汽集團捐款3000萬元……今年7月,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暨全社會助力鄉村振興活動舉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投身廣東鄉村振興實踐。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廣東已組織發動各類幫扶企業13704個,幫扶村13292個,已開展對接幫扶項目8693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7億元。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作為市場經濟活躍地區,廣東探索出了怎樣的鄉村振興長效機制?如何使鄉村獲得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扎根廣東的碧桂園集團、廣汽集團、廣新集團、廣州產投集團、萬科集團等企業正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深入了解當地資源稟賦,不是簡單輸血,而是運用企業經營理念、通過市場化手段,為市場基礎薄弱的鄉村與農戶打開產業化和市場化渠道,推動鄉村產業化發展,使資源要素實現雙向流動,尋找適合當地的造血路徑,帶動農戶增收,逐漸形成企業賦能鄉村的多樣化可持續實踐路徑。
產業化支撐鄉村發展
記者來到位于廣東北部山區清遠市連樟村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時正值三伏盛夏,滿園瓜果飄香,游人如織。連樟村這個昔日的省級貧困村如今已入選“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一打聽,不少游客是沖著網紅西瓜“碧月”來的。
6月10日連樟村舉行了2022年首屆水果專場——碧月(西瓜)品牌發布會暨連樟產業園特優產品推介會,發布西瓜新品種。一畝田、盒馬鮮生、華潤萬家等知名電商平臺及商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
“碧月”西瓜是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的社會企業廣東碧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合作育種的優質西瓜新品種,采用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技術,實現了立體吊蔓種植。向上生長的“西瓜樹”顛覆了人們對瓜藤匍爬的傳統印象,記者看到兩名工人站在自動升降并且可以前后滑行的“吊車”車斗里,輕松自如地選摘熟瓜。“目前每畝可栽培1200株苗,畝產值可達2萬元。”碧鄉公司副總經理尹然平說。
連樟村從貧困落后的偏僻小村成為“幸福村”,離不開政府扶持和社會幫扶,其中就包括碧桂園集團的持續幫扶。碧桂園對連樟村的幫扶始于2017年,從幫助重點貧困戶脫貧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從激活文化資源帶動鄉村旅游到助力發展三產融合,再到建設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鄉村振興學院,碧桂園在連樟村進行了一系列鄉村發展探索。
在連樟村,碧桂園一直在探索鄉村現代農業高效發展路徑。2019年企業在連樟村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目前已實現年產優質草莓、小西瓜、哈密瓜、水果黃瓜、小番茄等優質果蔬約15萬公斤。截至2021年年底,累計產值達1600萬元,發放勞務費用共225萬元,實現村集體分紅30.6萬元,帶動連樟村22戶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碧桂園集團、廣東國強公益基金會探索建立的‘公司+合作社+村集體+大戶+困難戶’帶動機制及農民持續增收機制,促進了農民深度參與,推動了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廣東省英德市副市長郭成戰說,連樟村集體收入從2018年的11萬元增長到了2021年的165萬元。
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督查專員方偉喜看來,廣東鄉村產業發展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助農增收任重道遠,需要政府、社會、市場各方共同發力,攻堅克難。“碧桂園集團堅持產業幫扶思路,投資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連樟村鋪就了致富路。”方偉喜說。
8月初,在廣州產投集團對口幫扶的廣東清遠市禾云鎮,伴隨著挖掘機的陣陣轟隆聲,300多畝撂荒地被攤平、翻新,雜草叢生的荒土變成平整良田,復耕復種的景象欣欣向榮。禾云鎮是廣州產投集團對口幫扶鎮,為充分發揮土地在增產豐收上的作用,廣州產投集團積極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優勢,推動對口幫扶鎮村治理撂荒土地,引進具備糧食產業全產業鏈運作經驗的廣州哈維種業有限公司,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產業發展活水。
廣州產投集團董事長高東旺說,經反復論證,廣州產投集團、禾云鎮、哈維種業三方達成以托管方式種植優質糧食的全新合作模式,為禾云鎮找到一劑既能改善耕地現狀、讓耕地重回綠色與健康,又能穩定糧食產能、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現代化優質糧食產業發展的良方。
在廣州產投集團持續推動下,禾云鎮計劃提供1400畝復耕土地與哈維種業共同發展飼料玉米產業,預計8月底前完成平整和播種工作。“我們將打通禾云鎮及周邊養殖產業,實現產銷一體化,致力于推動產業壯大,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高東旺說。
7月的廣東分外炎熱,在廣東省陽春市合水鎮潭震村的草坪上,一匹匹絲綢閃閃發亮。這座占地60畝的香云紗曬莨場可以晾曬1000多匹絲綢。“今年3月,廣新集團投入200多萬元建設的香云紗曬莨場一期工程交付使用,為村里創造了數十個就業崗位,每年為村民提供地租收入6萬元,增加村民工資收入及村集體經濟收入數十萬元。”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駐合水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潭震村駐村第一書記巫衛文介紹。
帶動村民增收、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謀劃產業布局……在廣東鄉村振興工作中,企業作為一支重要力量活躍在車間田間、地頭村頭。“遵循市場規則,結合產業適應性和地域性特點,挖掘和發展鄉村‘一村一品’,使產品在市場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為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賦能。”碧桂園集團廣東鄉村振興項目部負責人潘定國說。農村要真正富起來需要有產業力量支撐。廣東連樟村、潭震村等鄉村鄉鎮的蝶變之路,正是碧桂園集團、廣州產投集團、廣新集團等眾多企業不斷因地制宜開發扶助地區特色產業,探索以產業發展謀求鄉村振興的縮影。
市場化重塑產業鏈條
“產業園帶動村民種出優質農產品,商超集團也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促進連樟村農產品‘揚帆遠航’。”在“碧月”西瓜上市推介會上,盒馬鮮生廣佛公共事務部總監黃潔說。推介會后,工人們將“碧月”西瓜等水果特優品裝入物流箱,搬上貨車發往粵港澳大灣區各大商超。
為進一步助力連樟村特色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產品上市前碧桂園集團已溝通聯系一畝田、盒馬鮮生、華潤萬家、廣州粵港澳農業、華農優品等大型電商平臺及商超企業,架起了連接田間與市場的橋梁。這并不是碧桂園與盒馬鮮生的第一次聯手,之前碧桂園曾與盒馬鮮生一起就銷售梅州蜜柚開展合作。
廣東梅州大埔蜜柚、廣東茂名信宜三華李……一批批農特產品鋪向全國各地市場。據了解,碧桂園目前累計轉化幫扶的各類產品超過690款,累計銷售額約4.1億元,惠及超過17.5萬農戶。“在產業振興方面,通過鏈接供給端,打開銷售端,幫助鄉村農產品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介紹。
隆都鎮獅頭鵝、兩英鎮茶葉、隴田鎮番石榴、后宅鎮海鮮等廣東汕頭市多個鄉鎮的20多款優質農產品,從今年6月開始通過本來生活(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渠道端上深圳市民餐桌。汕頭是深圳企業對口幫扶的地區之一,今年2月,本來生活就開始著手打造汕頭農產品市場品牌,以消促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并提出以“訂單式農業+跨界服務型產品”為抓手,向原產地賦能,支持當地特色農產品打造可持續的“造血”發展路徑。
種得好、養得肥、做得精、賣得出。事實上,市場化手段重塑了鄉村產業鏈條,激發了發展活力。在產業鏈的后端,幫扶企業鏈接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幫助鄉村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幫扶企業也不斷在鏈條前端發力,從產業發展源頭上想辦法。在幫扶中遇到一些無產業、無人力的“空心村”,企業就直接導入市場化機制,通過文旅項目喚醒鄉村沉睡資源,讓有文化、有底蘊、有傳承的村莊發揮出獨特魅力。
仲夏的嶺南碧空如洗。惠州市惠陽區茶園村碧桂園秋長谷里,客家圍屋改建的酒店附近游人隨處可見。茶園村黨支部書記葉愛民清楚地記得,改造前這個片區是整個村最窮、最偏僻的區域,2018年以前,這里一片荒蕪、雜草叢生,圍屋塌了40%,原來的109戶村民也都搬出去了。如今這里變成了珠三角知名的全域旅游度假地,還獲批AAA級旅游景區,原來的“空心村”成為現在的“網紅村”。
在河源龍川縣佗城鎮,由深圳市深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河源分行等單位聯合組成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一進駐,就馬不停蹄開始調研,“經過初步摸查,發現佗城鎮的山水、文化、歷史等資源都很豐富”。深圳幫扶干部、工作隊隊長黃衛泉還敏感地捕捉到發展機遇:贛深高速開通后,龍川西高鐵站坐落在這里,佗城鎮的地理優勢會更明顯。
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好這一優勢?工作隊初步擬定工作方向,借助佗城鎮紅色基因和歷史文化,重點發展農業旅游和文化旅游產業。經過2個多月的醞釀,在龍川縣2021年第三季度項目集中動工活動中,佗城鎮靈江村康養休閑綜合體項目亮相。“這是工作隊進駐后第一個重要成果,也是龍川首個簽約落地的鄉村振興幫扶產業項目。”黃衛泉說。
廣東在新一輪幫扶中大膽依靠市場力量,碧桂園集團、廣汽集團、本來生活等企業以“鏈接供應端、打開需求端”的方式,把鄉村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農特產品資源等轉化為特色產品推向市場,資源要素實現雙向流動,幫助鄉村建立起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并激發內在生長力。企業在鄉村振興中搭起了城鄉兩端的橋梁,不斷激活鄉村沉睡的特色資源,賦能“活化”、重塑鄉村面貌。
長效化激發鄉土活力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培育更多技能人才,廣東持續創新培育方式,組建鄉村工匠專業人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在全國率先開展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價,聚焦開發廣東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重點突出實踐、實操能力考核,讓活躍在鄉村一線的“土專家”“田秀才”脫穎而出,讓人才引擎賦能鄉村振興。
在直播間、田間地頭、基地冷庫現場授課,教授栽培、保鮮、營銷……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推出的培訓課程原本是面向農民的,沒想到竟然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年輕人圍觀。該學院通過數字培訓,將農業營銷、種植養殖技術、科學加工等類型的課程內容通過手機精準推送給有需求的農民,讓農民可以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碧桂園集團也為培養鄉村人才賦能,不僅舉辦返鄉扎根創業青年致富培訓班,更為他們提供“設基金、建工廠、造品牌、送技術、拓市場”等全方位服務,幫助返鄉創業青年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目前已幫扶超2萬名返鄉扎根創業青年,間接帶動近4萬名農戶增收。記者了解到,目前碧桂園舉辦的這類培訓班已覆蓋幫扶縣村干部約3.5萬人次,間接覆蓋困難人口約30萬人次。與此同時,碧桂園還在幫扶村選聘“老村長”、與清華大學合作推出“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培養計劃”,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產業領頭雁,通過打造“不走的鄉村振興工作隊伍”,持續為鄉村賦能。
各方社會力量多維度聚焦發力,正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因素。萬科集團深度參與廣東山區乳源瑤族自治縣多鎮連片鄉村振興工作。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郁亮介紹,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充分發揮企業專業優勢,萬科提出了“最美瑤客共生振興走廊、最美瑤客民俗綠道、最佳運動康養綠谷、最美田園風光綠帶”定位,采用“綠道整合多鎮連片資源”策略,努力把乳源打造成粵北地區鄉村振興典范。
記者注意到,金融企業在廣東鄉村振興事業中也加大了金融賦能力度。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去年派出近千名金融助理,實現對廣東901個被幫扶鄉鎮服務全覆蓋。全面實施信貸服務鄉村振興“千人千億”工程,落實“一鎮一金融服務方案”,鄉村振興領域貸款規模創歷史新高。縣域貸款、涉農貸款今年上半年分別增加了442億元和453億元。
在廣東的山區縣懷集,5G高速網絡實現“零的突破”,在3家“云上農場”中農戶可進行農產品展示、宣傳、銷售等活動……懷集縣中洲鎮的“智慧化”得益于去年7月成為廣東移動的鄉村振興幫扶對象后,廣東移動將中洲鎮納入廣東智慧鄉鎮示范點建設,以數智化賦能中洲鎮,探索為廣東數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示范窗口和可復制經驗。
企業對鄉村輸出的是市場化公司的眼界、資源和能力,而這正是鄉村發展十分稀缺的資源。企業多維賦能下,不僅改善了幫扶鄉村的產業結構、經濟狀況,還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對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來說,這些改變都既必要且重要。(記者 張建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