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產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產”,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產向一二三產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產”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著鄉村產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產”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劉文敏)早春時節,北京市昌平區各個草莓大棚里已是春意盎然,碧綠的葉子、嬌艷的果實、濃郁的果香,一顆顆高顏值的草莓如同小燈籠般點綴在田壟間,令人垂涎欲滴。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昌平草莓”以其色澤飽滿、口感細膩、香甜多汁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當地緊抓機遇,以莓為“媒”,通過舉辦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北京農業嘉年華、昌平草莓節等活動,講述草莓故事,傳播草莓文化,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打造了一張草莓產業“金名片”。
圖為大棚內的“昌平草莓”長勢喜人。新華網 畢尚宏 攝
“黃金地帶”上的“莓”好風味
昌平區地處北緯40度“草莓生長黃金地帶”,年平均日照時數長,燕山山脈的麥飯石水源純凈,山前暖帶晝夜溫差大……為草莓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目前,昌平區有13個鎮街、70多個村、1500多戶、4000余農民種植草莓。”據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產業科副科長陳明遠介紹,“昌平草莓”種植品種目前以紅顏為主,種植面積占比達95%。近年來又累計引進了隋珠、粉玉、建德紅、白雪公主等國內外草莓優新品種百余種。
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北京草莓之星”評選中,共300余個草莓樣品參與106個獎項的評選,昌平區共獲70個獎項,占比半數以上。
“想要叫做‘昌平草莓’,還需要符合相應的標準”,陳明遠說,根據北京市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昌平草莓》要求,“昌平草莓”大果型品種單顆草莓的重量至少要在25克以上,中小果型品種的單顆草莓重量則要在20克以上;果形要端正、飽滿,果面光澤亮麗,果實著色度大于90%。此外,“昌平草莓”還需要具備香味濃郁、帶新鮮萼片等一系列條件。
圖為北京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草莓種植大棚。新華網 畢尚宏 攝
以合作社為創新引領 打造鄉村振興“鮮活樣板”
據了解,2021年至2022年草莓生產季,昌平區草莓產量達471萬公斤,產值2.07億元,帶動了4000余農民就業增收。
多年來,昌平區堅持以合作社為創新引領,使草莓生產規范化、標準化、可持續化。
2008年,位于昌平區興壽鎮西新城村的北京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成立,現有社員315戶。合作社主要為社員和周邊農戶提供生產全過程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綠色防控、農資銷售、機械化作業等多方面一體化的跟蹤式生產服務。
圖為北京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在為草莓劈葉、疏果。新華網 畢尚宏 攝
北京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天鋆表示,“合作社通過全程標準化的管理方案,實現了果品質量的統一和勞動效率最大化,降低了單一農戶生產投入,也暢通了果品銷售渠道。”
據悉,昌平區有目前以草莓種植銷售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9個,帶動農戶1000余戶,覆蓋全區草莓生產面積近70%。
圖為即將銷售的草莓被精心打包。新華網 畢尚宏 攝
“草莓+”產業拓寬致富路
隨著休閑農業的發展,草莓采摘成為昌平區“草莓+”產業的一大特色項目,采摘游持續火熱。據了解,當年12月中旬至次年5月均為昌平草莓采摘季。一批批游客走進田間地頭,體驗采摘樂趣,盡享“莓”好時光。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元旦以來,昌平區各個草莓大棚里采摘紅火,截至2月底累計接待采摘人數20萬人次,全區草莓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12%。
為促進以草莓產業為代表的都市型農業與旅游、文化、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昌平區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實施細則近期出臺。
“下一步我們積極用好政策,多面發力。聚焦全產業鏈創新,開啟市場化運作模式,立足北京、帶動京津冀、輻射全國,助力草莓產業擴大規模化生產;打造創意農業產業鏈,突出文化、生態、藝術、科技和服務附加值;優化智能銷售格局,暢通電商物流。”陳明遠說。(海報:李驍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