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我國企業創新研發強度連續5年提升,并創有統計數據以來新高。我國企業創新力不斷增強,有效專利數、發明專利占比等多個數據均有積極變化。例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持有的有效專利增加4.01倍,發明專利增加6.93倍,發明專利占比提高14.83個百分點。這些變化表現出我國企業作為創新主體不斷激發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蓄勢。
2012-2022年中國企業500強研發投入(億元)變化趨勢
記者 潘悅 制圖
?
研發動力持續增強
中國企業500強的研發投入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2中國企業500強共投入研發費用14474.67億元,占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的51.95%,大企業創新地位不斷凸顯;與上年500強相比,增加了1408.20億元,增長了10.78%;與同口徑相比,研發投入增長高達21.73%。
從研發強度來看,2022中國企業500強企業研發投入總額占其營業收入總額的1.81%,研發強度較上年500強再次提高了0.04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這是2017年后,中國企業500強的研發強度連續第五年上升,并創新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
從具體企業來看,華為、中興、航天科技、中國信息通信科技、航天科工5家企業研發強度超過10%,其中,華為研發強度達22.62%,投入研發費用多達1426.66億元,是所有企業之首。有16家企業研發強度位于5%至10%,包括榮耀終端、美團、聞泰科技、阿里巴巴。105家企業研發投入處于2%至5%之間,對應投入研發費用總額6720.09億元,占全部研發投入的46.43%,成為500強企業研發創新的關鍵投入力量。
行業方面,高端裝備制造業在研發上持續保持領先,通信設備制造業在研發強度、人均研發費用的行業排名中居于首位,航空航天在平均研發費用的行業排名上居于首位。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平均研發強度為14.16%,與上年比明顯提升2.17個百分點,持續居于行業榜首。其次是航空航天業,平均研發強度為14.08%,比上年500強提升7.48個百分點。半導體、集成電路及面板制造業、互聯網服務業、軌道交通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平均研發強度也排名靠前。
“企業創新積極性、質量都有所提升。”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主任郝玉峰表示,和過去相比,更多企業已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主動加入創新隊伍。2022年中國企業500強中,研發強度與上年同口徑相比,259家企業有所提升,比上年500強增加16家,占全部有研發投入企業的59.54%,這表明多數企業的研發投入意愿比上一年有所提高。其中,有53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增長超過了100%,有76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增速在50%至100%。
企業創新質量改善
戰略性新興產業(戰新)成為各大企業發力的重點,業務規模實現更快發展。根據2022中國戰新企業100強的榜單,入圍企業共實現戰新業務收入9.3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2.50%,增速提高9.04個百分點,比中國企業500強營業增速快8.42個百分點。
戰新100資產總額達13.4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2%,比中國企業500強資產總額增速快5.69個百分點。利潤方面,戰新100強共實現戰新業務利潤7670.63億元,較上年增長3.41%,增速加快0.85個百分點,比中國企業500強利潤總額增速快3.05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從所有制來看,戰新10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占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企業創新效能明顯提升,發明專利增加。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2022中國企業500強共持有各類有效專利166.80萬件,比上年500強增加21.94萬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67.29萬件,比上年500強增加7.83萬件,發明專利數量占比為40.34%。
參與標準制定繼續保持活躍,國內標準數持續增加。2022中國企業500強累計共參與標準制定74939項,比上年500強增加了5989項,其中參與國內標準制定69600項。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回望過去,世界經濟中心幾度遷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創新。”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表示,隨著我國企業研發強度不斷提高,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卓著,重大科技攻關扎實推進。高鐵、核電、航母、深海機器人、空間站、量子計算、5G等諸多創新成果全球矚目。新能源汽車、大飛機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正在逐步取得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創新的承載主體,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趨勢未有改變。例如,中國企業500強的研發投入增加了1.67倍,研發強度從1.33%波動提升到了1.81%,持有的有效專利增加了4.01倍,發明專利增加了6.93倍,發明專利占比提高了14.83個百分點。
創新也帶來豐厚的利潤。2022年創新百強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58%,比上年提高了2.48個百分點。其中,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利潤率高達31.98%、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26.84%、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13%、華峰集團有限公司也達21.87%。
“創新驅動,從未改變。”但朱宏任坦言,還應注意到,500強企業中仍有超過300家企業研發強度低于2%。雖然部分產業已經在全球具有了一定競爭優勢,一些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但不可否認,一些短板領域、弱勢環節仍是我國企業與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嚴峻現實挑戰。
朱宏任說,對絕大多數中國大企業來說,目前還只是完成了成長第一階段的任務,即在規模擴張上取得了明顯進展,邁入了全球行業收入的前列,但在盈利水平的提升上,還只是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正在從過去基于比較成本優勢原則轉向兼顧成本、效益和安全,成本效益最大化不再是決定全球產業分工格局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風險和安全成為影響跨國公司布局加工制造基地的重要考量,短鏈化、分散化、本土化、區域化、陣營化等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的新方向。”朱宏任強調,未來,我國企業應全面強化競爭優勢,顯著增強價值創造能力,穩步邁向世界一流企業陣營。(記者 倩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