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免費分配的碳排放權配額,還是單向競買的交易機制,都預示全國碳市場在上線初期不會立即“扎緊”發電企業的碳排放。
碳配額的多寡直接影響碳交易價格,進而影響發電企業的發電量和成本。
碳市場的流動性是影響碳價的另一重要因素。機構投資者、碳配額的有償發放被認為是增加碳市場流動性的重要舉措。
7月15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公告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將于7月16日正式開市。占全國碳排放40%以上的2225家發電企業將作為首批交易主體,走進既熟悉又陌生的全國碳市場。
可以預期,隨著碳市場的穩步推進,發電行業的碳排放將逐步被約束,而在這一過程中勢必會圍繞低碳甚至零碳電力涌現出大量的新機遇,中國電力結構的大轉型就此按下“加速鍵”。
“碳市場交易肯定會加速電力行業新能源發電和燃煤火力發電的兩極分化,但是這個‘加速度’不會太明顯,肯定是溫和加速。”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認為,以碳排放量為單位的金融交易系統從產生到完善會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發展和治理等產生重大影響和推動作用,低碳發電企業會更加受益。
發電行業先行先試
“循序漸進”“溫和起步”已經成為行業內對全國碳市場的普遍預期。
“碳交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會比較‘溫和’。先做容易管理的積累經驗,接下來再到水泥、鋼鐵等復雜行業。”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電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納入碳交易體系后有利于減排。此外,發電行業以國資為主,相較于其他行業,在排放數據的統計、管理等方面更為規范,參與碳交易也更便于管理,將為全國碳市場的上線運行打下良好基礎。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此前參加論壇時表示,全國碳市場總的原則是順利啟動、平穩運行,“不會像有些金融界人士想的那么大的交易量,碳市場經過幾年試點,從試點情況看,國內碳交易總體規模較小”。
從已公開的相關信息看,不管是免費分配的碳排放權配額,還是單向競買的交易機制,都預示全國碳市場在上線初期不會立即“扎緊”發電企業的碳排放。
一方面,碳排放量巨大的煤電在短期內仍是我國電力的主要來源。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1》,2020年全國煤炭裝機及發電量規模占比分別為49.08%和60.73%,同期全國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832克/千瓦時。若以全國火電2020年發電量5.28萬億千瓦時計算,對應約4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另一方面,盡管多地試點碳交易多年,但全國碳市場的相關機制尚未完善,仍需要市場建設者和參與者共同探索。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近日通報了一則虛假碳排放報告案,涉案公司篡改了2019年碳排放報告的編號、識別號、日期等內容并刪除防偽二維碼。作為首例公開披露的碳排放報告造假案,涉案公司被責令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當務之急是積極穩妥推進碳市場建設,穩步擴大市場容量,做好控排企業的履約,為碳資產價值打好基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顧問徐楠告訴記者。
作為一個以碳排放數據為基礎的虛擬市場,碳市場的有效運行依賴于真實、準確的碳排放數據,涉及碳排放配額分配、清繳,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以及碳排放數據的測量、報告、核查(MRV)三個環節。經過多年試點,前兩項內容已基本建成,第三項將成為全國碳市場開市后重點建設和完善部分。
目前,碳排放量的測算方法分為核算和連續監測兩種,前者是國內現行最主要的測算方法,以企業自查并由第三方機構核算的方式采集監控碳排放數據;后者雖能避免核算過程中人為因素帶來的數據失真,但尚處于試點階段。對此,世界經合組織專家王娟表示,可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煤電“穩保穩讓”
“試點這么多年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集團還成立了獨立部門負責碳交易。目前首要任務還是保障居民和生產用電,現在又是夏季用電高峰,機組一直在滿負荷運轉。”一位煤電企業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作為電力“主力軍”,煤電企業在積極備戰碳市場的同時,仍肩負著保障地區用電的重任。以廣東省為例,今年1月至5月的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45.8%,火電利用小時數同比增長462小時。而據中信證券的研究,按照現貨煤價測算所得的度電燃料成本已接近上網電價。
在此基礎上,盡管碳市場“溫和起步”,但碳成本仍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發電企業的度電成本。
卓爾德環境研究(北京)中心對碳價與電價的變化進行的模擬測算顯示,在免費發放排放總量75%配額的情況下,市場會形成200元/噸的碳價格。在此模型中,200元/噸的碳價對應度電碳成本約為0.167元,若考慮75%免費配額,實際度電碳成本約為0.04元。因此,發電機組不會通過減少發電量來控制排放,電力價格漲幅幾乎為零;但隨著配額收緊,碳價將會陡然上升,電力價格就會隨之增加。
由此可見,碳配額直接影響發電企業的發電量和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林伯強直言,碳配額的多寡直接影響碳交易價格,“碳交易是市場化行為,理論上價格由市場決定,但還取決于政府核定配額的松緊程度”。
鑒于我國未設置絕對的碳排放總量上限,現階段碳價恐難“一飛沖天”。
據中國碳論壇等機構預計,全國碳市場建立之初的碳價格約為49元/噸。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14日的吹風會上表示:“目前全國碳市場相關制度設計中,我們考慮通過改進配額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機制等政策措施,來引導市場預期,從而形成合理的碳價。”
此外,碳市場的流動性是影響碳價的又一重要因素。“碳市場給碳資產定價并創造流動性,讓高排放行業的成本更高,這是其推動碳減排進程的作用方式。”徐楠告訴記者。
賴曉明此前表示,機構投資人的投資主體行為對全國碳市場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條件成熟后,會盡快將機構投資者納入交易”。除機構投資者外,碳配額的有償發放也被他認為是增加全國碳市場流動性的一項重要舉措,“現在碳配額都是免費發放為主,未來希望增加有償分配比例。有償分配已在歐洲市場上得到驗證,對市場流動性有促進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發電企業雖然參與地方試點多年,但面對全國碳市場仍存在準備不足的可能。
中電聯的一份調研結果顯示,試點市場向全國碳市場過渡過程也可能存在風險,其中政策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影響程度為“強”。前者包含覆蓋范圍、配額分配方法、MRV規則等,后者則存在企業惜售、惡意囤積、參與者單一等影響因子。
低碳新機遇
“機組的水平越高,碳排放的強度越低,額定數額下碳排放的差額就越大。靠經濟利益鼓勵企業節能減排,這就是市場化。”新中港董事長謝百軍向記者表示,全國碳市場的上線是對行業中低碳排放企業的“認可”。
對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繼續擔綱發電主力的煤電,低碳排放已是一道“必答題”,而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則會從碳市場獲益,邁上“做大做強”的新征程。
浦江金融論壇秘書長李國旺表示,水能、風能、光能等負碳、低碳發電,原需政府補貼才能維持生產并實現收益,隨著全國碳市場上線,這類企業可通過交易碳權獲得收益,實現財政補貼和碳市場雙重收益,負碳發電企業欲提高收益,要以科技創新提高能源轉化率,這需要來一場材料科學的大創新。
據瑞銀測算,全國碳市場上線運行的初期,低效的火力發電企業盈利將下降9%,水力發電企業的盈利將增長7%。
全聯并購公會的安光勇認為,全國碳市場的上線為低碳排放發電企業“做強”成為可能,提供了資本運作“做大”的基礎,“碳市場上線會讓那些低碳排放的發電企業競爭力更強,更具有競爭力,因此碳市場上線對公司的經營有直接的相關性”。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是碳交易的基礎產品。在計算碳排放減少量時,不同行業需采用不同的數據核算方法。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備案CCER方法學200種。適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水電等)、廢物處置(垃圾焚燒、垃圾填埋)、生物質發電等領域。雖然目前CCER尚處于備案申請暫停狀態,但市場普遍對重新恢復申請持樂觀態度。
事實上,就在碳市場上線前夕,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圍繞CCER做文章。
例如擁有近200萬畝林業碳匯排放權的岳陽林紙與包鋼股份就減排指標采購簽署合作協議,向后者提供不少于200萬噸/年的CCER,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提供總量不少于5000萬噸CCER。若按照CCER單價30元/噸計算,該協議將在25年內為岳陽林紙貢獻15億元凈利潤。
銀河證券表示,碳配額、CCER都將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針對減排企業的CCER有望增厚相關公司盈利水平。而據天風證券的測算,當CCER市場發展穩定后,全國的風電年減排收益有望達到74.36億元。(記者 周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