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迎峰度夏”用電高峰,煤炭供不應求,導致煤價不斷上漲,令本已“焦頭爛額”的火電企業生存環境更加窘困,深陷“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困境。
電企和煤企這對冤家,歷來是“冰火兩重天”的生存狀態。煤價高企,意味著電企成本提高,日子就不好過;但煤企卻可以“躺贏”,賺得盆滿缽滿。
易煤研究院研究員楊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盛夏已開啟,隨著用電高峰的到來,在電力高日耗的背景下,部分地區的電力系統壓力增強,有序用電的擴散進一步刺激市場神經,導致煤價沖高。
“目前煤炭社會庫存處于低位,且在‘迎峰度夏’期間,煤炭庫存仍將持續下降,這將對煤價上漲提供較強支撐。”國盛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張津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煤炭供不應求
再現“搶煤”現象
每到夏季用電高峰,煤炭供不應求的現象頻頻發生,今年也是如此。
近期,全國用電負荷和日發電量均突破歷史峰值,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供需偏緊。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華東、華中、南網三個區域電網和河北南網、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廣東、陜西、寧夏等12個省級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受此影響,國家發改委已先后多次投放煤炭供給,但目前仍處于煤炭供應不足的狀態。
“本周在高溫影響下,煤炭需求邊際快速增加,多省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使得電廠在去庫存的同時釋放了一定的剛性采購需求。”楊潔表示,沿海市場整體去庫存,提振了市場看漲信心,并再次向上游傳導,加上供應增量遲遲未能兌現,本周坑口市場也再次陸續提價。雖然當前市場受到“限價950元/噸”以及“儲備煤投放”的一定干擾,但現貨價格并未松動,電廠低價招標頻頻流標。
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劉進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來看,雖然坑口產量存在邊際增加趨勢,但無論是從釋放量級還是釋放時間來看,7月份和8月份環比15%左右的日耗增產量都不能算是供求好轉,加上當前各環節的低庫存狀況,煤炭價格受旺季支撐的力度仍較強。
國盛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張津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經濟形勢向好以及高溫天氣影響,上半年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16.2%,外加水電出力不足,導致全國用煤需求大幅攀升。
除了國內煤炭供應不足,相比往年進口煤可在一定程度上補給國內市場,今年的情況卻并不給力。隨著全球疫情逐步控制,國際市場的煤炭需求也不斷增加,供求緊張程度升級,內外價差并不明顯,部分時期甚至出現內外價格倒掛的情況。
劉進旭還表示,今年全球范圍內的高溫天氣導致全球煤炭需求都在增加,甚至出現“搶煤”現象,國際市場主要煤炭供應國都面臨供應偏緊的問題,今年的煤炭供應緊張局面是全球性的。
“下半年煤炭供應仍會緊張,但較上半年或稍有緩解。”張津銘分析認為。
火電廠“躺平”
發電越多虧損越多
“煤炭價格太高,火電廠用高價煤發電會虧損嚴重,只能‘躺平’。”劉進旭對記者表示,今年5月、6月應該是電廠集中補庫的窗口期,但電廠一直沒有明顯的采購動作。即使到了7月份,處于“迎峰度夏”初期階段,電廠仍是主拉長協煤以及采購價格比較合適的進口煤,對市場煤的情緒始終比較冷淡。
劉進旭還稱,原來煤價在550元/噸左右震蕩,各個環節都能有利潤;現在煤價直接翻倍到1000多元/噸,電廠肯定接受不了。現在電廠就是在虧錢發電,不“躺平”也沒更好的辦法。
《證券日報》記者對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后發現,截至7月21日,已有10家電企預計上半年業績虧損。其中,華電能源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5.5億元。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公司在公告中稱,一是本期因煤價持續上漲,燃料成本同比大幅攀升;二是公司參股單位本期利潤下降,影響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三是發電量同比降低。
京能電力預計上半年虧損3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8.37億元。公司將業績預虧歸因為:煤炭成本同比、環比大幅上漲,影響公司利潤同比下降。
金山股份、豫能控股等上市公司也提到,上半年業績虧損,主要是由于煤價同比大幅攀升。
“大電廠的庫存相對樂觀,比較困難的是那些小電廠。小電廠既沒有能力跟外礦談進口煤價格,能拉的長協煤也不多。”劉進旭介紹稱,更加不容樂觀的是,電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面臨高煤價的境況。
過去幾年,隨著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煤炭整體供給一直在減少。信達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在“保供應”政策導向下,核增、核準產能釋放在2019年達峰,2020年開始明顯收斂,晉、陜、蒙、新以外的省區資源枯竭和產能退出加速,全國煤炭產量增量將在2021年繼續趨勢性收窄。大型煤炭集團受制于財務負擔和“雙碳”目標下的轉型訴求,新建煤礦的意愿和能力明顯收斂,未來供給端增量呈邊際收縮態勢。
近期,晉能控股集團將“十四五”期末煤炭產量目標由6億噸調整為5億噸,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信達證券研報的判斷。
張津銘表示,在“雙碳”目標下,未來煤炭消費量下滑是確定的,考慮到煤礦3-5年的建設周期以及較高建設成本,煤企普遍對新建煤礦持保守態度,主要以現有產能核增為主。所以,本輪煤價雖然已經大幅上漲,但行業資本的開支并未跟上,這將導致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煤價都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煤企普遍“躺贏”
逾七成上半年凈利大增
煤價持續上漲,雖然電企日子頗為艱難,煤企卻大大受益。
《證券日報》記者對同花順iFinD數據梳理后發現,截至7月21日,已有17家上市煤企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逾七成煤企凈利潤大增。其中,美錦能源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預增超16倍。這17家上市煤企中,僅ST平能、ST大洲兩家煤企凈利潤為負。另外,藍焰控股的凈利潤增長不及上年同期。
上市煤企披露的公告信息顯示,煤炭價格上漲、市場需求旺盛是今年上半年煤企凈利潤普遍增長的主因。
對于報告期內業績大漲的原因,排名凈利潤增速榜首的美錦能源表示,主要受益于煤炭、焦炭價格高位運行,以及公司年產385萬噸的華盛化工項目中的焦炭項目已全部投產,主要產品產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預計2021上半年凈利潤預增11億元至15億元,同比將增長1617.52%-2242.07%。
同樣受益于動力煤價格的上漲,主營業務產品為動力煤的鄭州煤電,二季度凈利潤實現扭虧轉盈,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
看懂研究院研究員董曉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我國煤企業績普遍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煤炭價格上漲。煤企盈利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出現了結構性分化,ST板塊的能源企業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據目前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煤炭企業來看,僅ST平能、ST大洲的凈利潤虧損在繼續擴大。ST平能預計虧損2.4億元至2.1億元;ST大洲預計虧損0.7億元至0.55億元。
對于上半年業績繼續增虧的原因,ST平能表示,一是人工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7420萬元;二是信用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1261萬元;三是本期確認的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4670萬元。ST大洲則表示,受煤層賦存條件變化及內蒙古當地能耗雙控、內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公司產銷下降等因素影響。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周賓預計,今年下半年,我國煤炭市場整體將延續上半年的基本態勢,局部地區可能會出現短期電煤吃緊的情況,但市場價格出現大波動的可能性不大。這意味著,煤炭企業下半年仍能繼續享受煤炭價格上漲的紅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