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硅能源”概念被正式提出。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針對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支撐“雙碳”目標落地提出了相關建議。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4億千瓦,總裝機突破12億千瓦。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60.3%,累計裝機達392.61GW。根據國家能源局設定的目標,2023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總量將達到490GW,意味著全年新增裝機目標將達到100GW左右。
“隨著光伏裝機規模大幅增長,硅能源產業同步快速發展?!眲h元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說,剛剛過去的2022年,國內高純晶硅總供應量達90萬噸左右,其中國產81萬噸,進口9萬噸。2023年,國內總產量預計將達到150萬噸左右,其用電需求也將同步增長。按生產1千克高純晶硅用電60千瓦時計算,全年用電需求總量將達900億千瓦時左右。150萬噸高純晶硅可生產600GW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高達7800億千瓦時,系統可以穩定運行25年以上,整個生命周期回報的電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是典型的“小能源”換“大能源”產業,是真正意義上的“新煤炭”“新石油”。硅能源產業無疑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撐。
劉漢元介紹,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電力需求仍將維持穩步增長態勢,尖峰負荷特征或將日益凸顯。雖然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持續增加,但距離成為供電主力尚需時日,電力供應存在階段性缺口,區域性供需矛盾突出。據相關機構估算,“十四五”期間我國每年電力缺口或將達到1000億千瓦時以上,尤其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缺口尤為突出。目前,晶硅光伏產業的主要聚集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用電需求無法保障、季節性限電限產問題,客觀上對硅能源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制約和影響。
作為光伏產業的核心原材料,高純晶硅是整個產業鏈上唯一還有進口占比的環節,其技術含量和工藝復雜程度高,需要較長時間持續穩定生產,才能保證高潔凈度系統環境,產品品質、純度才能得到保障。因限電導致停車停產壓負荷,不僅影響產品品質和產量,給企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減緩了進口替代,而且影響系統穩定性,增大安全風險,給企業生產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2022年,受夏季高溫天氣影響,國內多地出現電力短缺,山東、四川、浙江、安徽、江蘇、云南等省份均出現季節性限電限產,導致硅能源等綠色高載能產業在需求旺季被迫降低負荷運行,對晶硅光伏產品的按時供給和交付帶來一定影響。
劉漢元表示,隨著能源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規模迅速擴大,硅能源產業的能源屬性日益凸顯,硅能源的生產制造實質成為了能源的制造,其產能的開工發揮直接影響到光伏電站裝機,進而影響到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速度。
硅能源產業的穩健快速發展,對鞏固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都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為促進硅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劉漢元建議:
建議在工業領域優先保障硅能源生產企業用電需求。在保障民生用電的基礎上,明確不將硅能源企業納入有序用電范圍,支持硅能源產業最大程度發揮產能,有效保障光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支撐光伏產業穩健快速發展。
建議支持硅能源產業發展,其原料及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能耗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當前我國出現的電力短缺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斷退出,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建議加快硅能源產業發展,進一步強化硅能源產業的能源正向回報屬性,持續釋放先進產能。同時,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建議提高硅能源產業零碳、低碳能源自給率。建議允許其自建光伏、風能電站,配套完善相應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優惠減免過網費,實現自發自用,既滿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時,鼓勵光伏、風電、水電等綠電優先保障供給硅能源生產企業,真正實現綠色能源生產綠色能源的零碳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