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材料是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面對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的強約束與國家雙碳目標的硬任務,加快綠色材料創新應用、構建全鏈條生態圈,成為我國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新優勢、新動能、新賽道的必然選擇。
彭壽在分析我國綠色材料創新應用現狀時說,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我國堅持把綠色新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把綠色材料創新作為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積極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產品、綠色應用,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實現了跨越發展,推動我國走在了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前列。
“但面對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艱巨挑戰,我國綠色材料在科技創新、政策引導、標準構建、體制機制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強化。”彭壽指出,沒有把材料先發優勢充分轉變為持續引領優勢。比如,在國內領軍企業的帶領下,雖然我國創新轉化出世界最高光電轉換率銅銦鎵硒薄膜發電玻璃、新一代全透明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材料技術水平處于國際先進行列,但整體應用普及率仍處于低位水平。因此,必須建立以應用導向為主體的綠色材料生態圈,才能真正實現我國綠色低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此,彭壽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第一,建議加速制定發布薄膜發電玻璃等綠色材料應用國家標準。加速完善構建綠色材料標準體系,覆蓋材料制備、產品認證、綠色應用、檢測驗收等各環節,推動綠色材料與綠色建筑標準協同發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持續激發綠色轉型新動能。
第二,建議進一步制定發布綠色材料應用強制性政策。對新建建筑及原有建筑改造強制采用新型綠色材料,明確新建建筑碳減排指標,并且在政府公共采購和市場投資項目中強制性要求采購薄膜發電玻璃、儲能電池等綠色產品,持續完善政策體系,為綠色材料發展提供頂層引導。
第三,建議建立專業化機構加速新型綠色材料的國際檢測、評估、認證進程。圍繞應用規范、技術集成、標準建立、認證標識等,集聚資源、集中發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產學研聯動的國際化標準工作機制,加強國內國外的全方位對標與系統化融合,
打通機制性阻礙,讓綠色材料、綠色產品、綠色標準走向世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