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要求下,多家上市公司日前遭監管部門立案調查。贛鋒鋰業、太安堂、ST星源、巖石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均公告,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從立案原因來看,主要涉及二級市場內幕交易、未在指定期限內披露年報以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
7月3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7月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于2022年1月24日決定對公司立案。贛鋒鋰業公告稱,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消息稱,贛鋒鋰業公告中提及的“某上市公司”為江特電機。在2020年8月,雙方曾簽署了鋰鹽生產線合作協議;而協議簽訂后,深交所火速對江特電機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鋰鹽生產線的委托經營管理是否實質構成公司出售資產。當年10月30日,該合作宣告終止。
而江特電機也于7月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去年1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原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與贛鋒鋰業無任何關聯關系;公司沒有收到任何關于贛鋒鋰業本次被立案的相關信息;證監會對公司立案的現場調查工作已完畢,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投資建設和“探轉采”等工作造成影響。
近年來,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方面的監管持續趨嚴,多家公司遭到立案調查,上市公司信披環境不斷優化。7月1日晚間,太安堂、ST星源、巖石股份3家上市公司同日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或當地證監局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從原因來看,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為上市公司頻遭立案調查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上市公司因未按期披露年報而受罰。
太安堂公告顯示,公司于6月30日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此前,太安堂4月30日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公司難以按原計劃完成年報相關工作,客觀上無法按規定如期披露經審計的2021年年度報告。而其6月16日披露的2021年年報則顯示,2021年公司凈利潤虧損超過8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也超過三成。
ST星源公告則表示,因前期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項,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同日公告的巖石股份也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7月1日晚間,巖石股份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上海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
此外,還有上市公司公告顯示,旗下子公司因多種原因被立案調查。近日,哈投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海證券在擔任歐比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財務顧問時涉嫌未勤勉盡責,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證監會決定對江海證券立案。
業內人士表示,被立案調查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透露出監管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決心與態度。在“零容忍”的要求下,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將進一步減少,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記者 羅逸姝)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