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既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本盤”,也是“領頭雁”“排頭兵”。近十年來,隨著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以及全球不確定因素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利用期貨等衍生工具規避風險。
“扎推”套保
2021年,國內期貨衍生品市場迎來上市公司“扎推”套保。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度共1009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期貨和衍生工具,新加入的有284家。
另據統計,2021年A股上市公司發布套期保值管理制度、業務開展等相關公告1188份,2022年上半年已達928份,增長迅速。
“近十年來,深市共有約500家公司開展過套期保值業務,其中,連續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司平均收益水平要高于同行。”據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介紹,目前,深市2647家上市公司中,近七成為制造業企業,1/4的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超過20%。這些公司商品進出口量、流通量較大,受大宗商品價格、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也較大。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逐漸成為市場共識,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利用期貨及衍生工具,應對原料價格上漲、庫存品貶值、產成品跌價、匯率波動等方面的風險。
期貨日報記者手中一份2010年的調查顯示,我國A股上市公司中,有71家非金融企業在2007年年報中披露確認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或投機套利,2008年上升到107家,2009年上升到123家。可以看出,盡管數量上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由于基數偏小,增長的絕對值十分有限。
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的一份數據顯示,有79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14年度擬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其中,56家上市公司在商品套保上擬動用保證金總和約75.39億元,涉足金屬期貨品種的公司占絕對多數。
從2021年使用衍生工具的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看,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電器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的避險企業數量較多。雖然使用銅、鋁、鋼材等品種的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的上市公司仍最多(分別為81家、68家、47家),但其他品種(如玉米、豆粕、動力煤等)超過10家上市公司使用的達25個。此外,參與方式也呈現場內場外協同、期貨期權并進、產業上下游聯動等多元化發展態勢。
在數量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上市公司套保業務的資金規模也不斷提高。
從已知的流動性安排看,2014年度上市公司動用最高保證金規模達到或超過1億元的有21家,其中最高的美的集團為8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套期保值公告保證金額度在5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近30家,此外,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內曾上調套期保值額度,單次增加均超過2億元。2022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已發布的套期保值公告,涉及擬參與期貨交易的資金合計已超過550億元。單個公司看,最高的寧德時代保證金規模達到110億元。當年額度最高的美的集團由2014年度的8億元增至60億元,增幅高達650%。
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表示,南華期貨統計發現,上市公司增加套保額度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現貨規模擴大,二是增加其他衍生品的套保。套保額度增長數據反映了隨著期貨市場品種數量和質量的發展,其覆蓋的上市公司現貨規模也持續快速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發布套期保值公告的上市公司較未發布相關公告的上市公司的ROA(資產回報率)和ROE(資產收益率)平均高1.7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銷售毛利率平均低7個百分點但銷售凈利率平均高4個百分點。這表明上市公司應用衍生工具提高了整體盈利能力,穩定了經營利潤。南鋼股份董事會秘書唐睿說,通過利用衍生工具,產業鏈上下游不再是零和博弈關系,而是實現了合作共贏。
三家商品期交所持續發力 服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期貨市場蹄疾步穩,取得一系列發展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特別是期貨交易所服務上市公司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作為立足深圳、輻射華南,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與新支點,上期所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服務工作站2020年成立以來,不斷推動期企合作,鼓勵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工作站為期貨行業服務上市公司發展牽線搭橋,通過持續組織調研走訪,幫助期貨機構深入了解上市公司需求,“點對點”解決實體企業需求痛點,同時推動金融機構提升配套服務,進一步發揮產融結合優勢,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相關單位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圍繞服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推進衍生品市場風險管理業務的市場培育。一是加強與會員單位合作,鼓勵支持會員單位及其風險管理子公司有針對性地開展龍頭企業培訓服務,拓展產業服務深度。同時為期貨公司和風險管理子公司提升服務能力提供必要支持,培育大宗商品期現貿易服務商。二是加強期貨市場功能的宣傳和引導,挖掘實體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市場的成功典型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提供有效借鑒。三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做精做細現有品種,從合約規則、品牌注冊及倉庫布局等方面全面優化現有品種,提高市場運行效率,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
近年來,鄭商所點面結合、多措并舉,匯聚各方合力,持續開展各項上市公司服務相關工作,引導上市公司合規有序參與期貨衍生品市場。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服務上市公司方面,鄭商所一是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培訓班,針對不同地區上市公司特點,量身定制課程內容。二是與證券交易所合作,開展上市公司期貨衍生品業務系列培訓。三是推動期貨衍生品業務納入深交所上市公司董秘后續培訓體系,助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四是與財政部會計司合作為上市公司做套期會計專題培訓,提升上市公司財務管理能力,引導上市公司做好期現核算及業財融合。五是在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中專設了“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分論壇”,著力打造風險管理理念傳播平臺,促進監管機構、市場組織者、行業協會、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等各方碰撞思維。
大商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有91家國內上市公司發布了參與大商所場內品種套保的公告,同比增長50%,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市場的風險管理意識不斷提升。為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參與期貨市場,大商所為上市公司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一企一策”滿足定制化培育需求,為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難點堵點提供解決方案。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以來,大商所通過推動期貨公司點對點建立聯系,遴選99家上市公司作為年度定向開發培育對象并開展精準服務。黨委班子成員著眼產業企業參與難點建立包干制,為28家鋼鐵、化工、農產品上市公司或龍頭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和高層座談交流活動,引導企業逐步參與,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重點推動一批上市公司合理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生產經營風險,在行業內形成引領示范作用,通過“一對一幫扶”帶動更多的上市公司參與進來。2017年以來,36家上市公司成為“大商所產融培育基地”,發揮上市公司的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或周邊企業形成學期貨、用期貨的氛圍。四是幫助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制度。針對上市公司個性化套保需求,聯合資本市場學院、高校和會計事務所等多方力量,開展“大宗商品風險管理及期貨會計實務培訓”“套期會計準則及實務訓練營”等活動,引導上市公司提升財務部門在套期保值業務中的地位,協助企業建設套保管理制度和團隊、開展基差貿易等業務模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