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了《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提出,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500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增長6.76%。
“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并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完整,涵蓋衛星、地面設備、導航芯片、終端設備等多個領域,衛星導航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逐漸成熟,推動了衛星導航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融入、賦能多個行業
北斗系統為中國首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空間基礎設施。據了解,目前北斗服務和產品已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
北斗系統正在迅速融入并賦能多個行業。據上述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電力行業已完成了超過2000多座電力北斗地基增強基準站的建設和部署,推廣各類北斗應用終端超過50萬臺/套;交通運輸領域,已在道路營運車輛、郵政快遞車輛、內河船舶及遠洋船舶、通用航空器等方面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超過810萬臺/套;移動通信領域,已有近330萬座4G和5G基站應用北斗授時。
同時,北斗已經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白皮書顯示,北斗正在成為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2022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達2.64億部,其中2.6億部手機支持北斗功能,占比達到98.5%。車載導航儀市場終端銷量超過1200萬臺,包括物聯網、穿戴式、車載、高精度等在內的各類定位終端設備銷量超過1億臺/套。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衛星導航產業圍繞著空間定位與導航服務、自動駕駛、安全監控、移動安防、海上救撈等在數據采集與分析處理、設備研發與制造、導航服務與應用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和正在高速發展的產業鏈,尤其是以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系統為核心,以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服務為手段的導航與定位服務,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上市公司積極投入
作為“國之重器”,社會各界都在積極關注北斗系統的發展,而其目前還有一些環節需要加強鞏固。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未來北斗衛星的發展領域將主要集中在物聯網、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一些軍工產品方面,以及對外開拓國際市場。”鄭磊同時表示,北斗衛星現有領域的國內市場趨近飽和,需要相關上市公司開發新領域,技術上也需提高,同時也要加大在亞太市場的推廣力度。
“隨著北斗應用領域的多樣化和要求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研發和改進高精度導航技術,提升定位及導航的準確性、精度和穩定性。”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芯片和終端設備也是北斗系統需要持續加強的領域。衛星導航芯片和終端設備是實現導航服務的關鍵組成部分,需要不斷加強芯片和設備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滿足不同行業和應用領域的需求。”
對于上述需要完善的領域,上市公司一直在行動,助推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公司的北斗業務主要面向行業用戶,目前重點在地災監測、民用航空領域進行拓展。在地災監測領域,以北斗提供高精度位置的能力構建實時的安全監測解決方案;在民用航空領域,重點開展機載的定位追蹤設備和機載導航設備的研制。”華力創通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工作人員稱,在技術上,公司也在嘗試將北斗技術和5G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相結合,利用北斗+5G開展室內外融合定位的解決方案,以及將北斗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相結合,在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開展應用。
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加大芯片領域的投資。北斗星通此前發布的定增計劃顯示,公司擬募資不超9.45億元,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主要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聚焦衛星導航領域,尤其是重點拓展與延伸公司芯片和數據服務業務,并提升公司攻關共性的、基礎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能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