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形勢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已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重中之重。那么,“十四五”時期,北京證監局要如何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及“兩區”建設?如何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怎樣進一步提高轄區上市公司的質量?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對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進行專訪。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提高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占比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課題。
賈文勤告訴記者,2020年轄區直接融資水平再創新高,全年轄區各類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1.16萬億元,同比增長9.86%。其中,IPO公司42家,募集資金969.1億元,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再融資79家次,募集資金662.5億元;新三板股權融資82家次,募集資金59.5億元;發行公司債券(含ABS)企業209家,募集資金9689.2億元。
從股票市場來看,科創板開板以來,北京證監局積極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已經有眾多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截至4月底,轄區已有科創板上市公司40家。在轄區近400家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一以上屬于軟件和互聯網服務、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科技創新屬性突出的行業,資本市場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明顯增強。
從新三板市場來看,其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承上啟下功能持續增強,已成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平臺。截至2021年4月底,新三板掛牌公司7580家,其中北京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1008家,占比13.3%。
從區域性股權市場來看,北京市區域性股權市場正在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底,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已累計為1885家企業提供股東名冊登記托管服務,管理投資者賬戶44878戶,辦理股權轉讓變更登記6684筆,涉及金額818.38億元,辦理增資擴股變更登記1528筆,涉及金額344.73億元。
從私募股權市場來看,北京證監局鼓勵私募股權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更多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和高精尖行業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北京地區共有2800余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達到3萬億元,在投本金超過9000億元,累計投資本金1.1萬億元。
賈文勤表示,北京證監局將繼續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單位密切協作,優化上市輔導工作,引導企業科學把握各板塊定位。“利用好豐富的金融資源,推動構建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她進一步強調說,要督促各方歸位盡責,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支持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的示范作用,引領更多企業利用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
有序推進注冊制改革?
督促市場各方歸位盡責?
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綱要》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賈文勤表示,北京證監局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證監會黨委工作部署,緊抓注冊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在轄區平穩落地。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充分調研,科學研判,強化輔導監管工作。優化輔導工作指南,高效、便捷開展輔導考試及驗收工作,推動企業抓住注冊制改革契機,助推一批優質企業上市發展。
二是加強宣傳培訓,同步推進增量加存量改革。通過對董監高、中介機構培訓等方式,傳遞監管要求,為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適應注冊制改革做好政策輔導,督導中介機構形成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
三是加強轄區市場整體生態環境建設。加強監管,強調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壓實發行人主體責任;強化對保薦機構和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提升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風險意識和投資決策能力。
四是發揮合力,提升上市公司監管質效。與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國資監管部門等保持良好溝通,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營造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注冊制下,市場化法治化的監管取向進一步明確,監管模式也隨之發生新的變化,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更加強調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賈文勤表示,下一步,北京證監局將繼續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依法履責,優化服務,做好轄區擬上市企業輔導工作,督促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從源頭推動提升轄區上市公司質量,有序推進注冊制改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