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6日證監會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境外發行上市類第6號: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指引》(以下簡稱“GDR新規”)以來,A股上市公司發行GDR有序落地,進一步規范發展。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26日,已有56家正在籌劃或已發行GDR。從進度來看,已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在英國或瑞士成功發行GDR,有6家已獲證監會核準,還有31家正在籌劃推進GDR發行事宜。
此外,6月份以來,已有魚躍醫療、杰瑞股份、領益智造、伯特利等4家A股公司宣布終止發行GDR。
在信公咨詢行業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聶絲會看來,隨著GDR新規的實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GDR發行的數量和周期,但核心還是為了“支持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利于上市公司境外發行GDR業務的長期良性發展,防止“扎堆”發行GDR導致市場風險增加。
月內4家公司宣布終止GDR
繼魚躍醫療成為首單A股公司發行GDR獲證監會受理后撤單者,杰瑞股份、領益智造亦在6月下旬宣布終止發行GDR,陸續加入撤單陣營。
從首次披露時間來看,魚躍醫療、杰瑞股份、領益智造均在去年公告籌劃GDR發行。伯特利于今年2月份開始籌劃相關發行事項,但僅對外透露了籌劃發行的意向,還未走到受理階段。
從公告來看,上市公司將原因大多歸結為“境內外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公司的實際財務及經營情況”等。此外,領益智造公告稱,公司擬將再融資方式由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調整為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上市公司更多還是基于發行成本、融資效率和境內外市場環境綜合因素做出的決策。”高禾投資管理合伙人劉盛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聶絲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GDR新規要求穿透說明實際認購對象,旨在限制企業發行GDR后實質是境內主體在購買GDR從而賺取GDR與A股之間差價等情形。同時,新規明確加強信息披露,對基礎股份注冊申請材料、發行情況報告提出明確要求,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GDR的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A股公司海外融資日趨理性
從行業分布來看,發行GDR的企業從金融、電力等傳統領域進一步拓寬至新經濟相關領域,包括新能源、半導體、消費、醫藥等多元化的賽道,便于吸引海外投資者,也有利于滿足上市公司海外布局發展業務的需求。
相比定增、A+H股等上市融資方式,GDR的項目周期相對較短、審核要求相對寬松、發行估值不會大幅折價、融資幣種更為豐富、資金用途更靈活、公司治理成本更小等,受到上市公司青睞。
近年來,監管對GDR發行的規定進行多次完善,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理性融資。2022年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拓寬適用范圍、允許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融資、優化持續監管安排;2023年2月17日,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備案新規,做好境內上市公司全球存托憑證境外發行上市與對應新增基礎股份發行的銜接;6月2日,滬深交易所就修訂后的互聯互通存托憑證上市交易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要求在滬深交易所上市滿1年,且發行申請日前120個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人民幣200億元。
目前來看,監管對GDR規定的修訂已取得初步成效。以6月份發行GDR的上市公司為例,按首次公告來計,君實生物、四川路橋、隆基綠能、三花智控等4家公司公告稱擬發行GDR募資,擬募資金額均不超過200億元,募資用途為擴大項目生產、推進全球化策略等。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短期來看,GDR的發行一般以折價發行(類似增發)為主,GDR限制期結束后大量兌回A股并出售或會對股價形成一定沖擊。長期來看,可以提升國內上市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公司的海外擴張和渠道開發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吸引全球資產配置基金增配相關A股正股,引入海外長期投資者可以改善股權結構。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GDR新規利于篩選更加優質的、具有明確且符合要求的募資需求的發行人,引導發行人結合自身情況與募集資金實際需求選擇適當的融資產品。同時,加強募集資金的管理與后市監管,設立募集資金專戶、簽訂三方監管協議,保薦機構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保薦職責并做好持續督導工作。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