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再度跑步進場,開盤僅半個小時,其凈買入額便達到百億元。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周一凈買入A股93.1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64.5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8.6億元。盤后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周一獲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超30億元,創該股滬股通單日凈買入歷史紀錄。
近期中國資產整體顯著修復,港股及中概股同樣大幅上漲,領跑全球風險資產。海外流動性狀況不斷改善、中國宏觀經濟復蘇超預期、資本市場改革預期開始強化等多因素提振下,外資對“估值更便宜、倉位輕、相關性低”的中國資產配置意愿強烈。
單日凈買入貴州茅臺超30億元
北向資金密集加倉核心資產
4月底以來,北向資金出現明顯回流,4月22日至5月6日的8個交易日累計凈買入A股373.87億元。其中,4月26日北向資金凈買入224.49億元,創下單日凈買入規模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A股835.59億元,是2023年全年凈買入額的近兩倍。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平臺EPFR最新公布的周度報告數據(4月24日至5月1日)顯示,近期流入中國股票基金的資金出現反彈。EPFR認為,近期買入中國資產的海外資金集中流向境內股票基金。
加倉方向上,以“茅指數”“寧組合”為代表的A股核心資產獲外資青睞。5月6日盤后交易數據顯示,貴州茅臺當日獲北向資金凈買入30.61億元,創該股滬股通單日凈買入歷史紀錄。此外,立訊精密、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獲凈買入均超3億元。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統計數據也顯示,行業層面上,4月22日以來北向資金主要加倉銀行、有色金屬、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等板塊;個股層面上,其加倉集中在寧德時代、招商銀行、邁瑞醫療、立訊精密等傳統龍頭白馬股。
從市場表現來看,滬指4月底站上3100點,并于昨日再度創下年內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主要指數同樣顯著反彈。并且,與A股同頻共振的還有港股市場,恒生指數4月22日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4%。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五一”假期南向資金暫停,但港股主板成交額連續兩日超千億港元,離岸人民幣同樣走強,這意味著外資或是推動近期港股上行的主要力量。
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港股市場近期表現證明,資金在重新定價美國貨幣政策的同時,也在重新定價中國經濟的表現。“總體而言,投資者對于港股的信心明顯上升。推升這一輪港股行情的,主要是南向資金,但由于港股近期表現出色,一些海外資金也開始加倉。”周浩稱。
內外部因素共振
外資對中國資產風險偏好顯著提升
外資緣何增配中國資產?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外主要經濟體寬松貨幣政策預期明確、中國宏觀經濟復蘇超預期、監管層擬推出舉措加速房地產市場去庫存、資本市場改革預期開始強化等一系列利好因素提振下,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強烈,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分析認為,外資對A股風險偏好階段性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5月1日美聯儲議息會議表態中性偏鴿,最新披露的4月美國就業數據偏弱,美聯儲年內加息的擔憂已基本消除;同時降息預期有所回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最新數據顯示,9月美聯儲降息概率已上升至87%,10年期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也從前高回落。而美元流動性的邊際緩和將利好全球,尤其是新興市場風險資產。第二,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的定調積極,疊加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向好,提升了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風險偏好。第三,在全球地緣政治形勢復雜的背景下,估值偏低的中國資本市場是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外資行的觀點同樣樂觀。高盛在最新的資金流動報告中表示,全面精準有力的支持政策正在成為市場積極情緒的催化劑。美銀美林發布報告認為,最近幾周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尤其是港股。從資金交易的邏輯角度看,前期火熱的“做多人工智能、做多日本”交易擁擠度上升,4月中旬英偉達股價開始回調。并且,由于美聯儲利率可能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其他亞洲貨幣和市場可能面臨更多風險,而中國市場似乎是一個估值更便宜、倉位輕、相關性低的對沖工具”。
展望后市,不少機構認為中國資產的上漲速度可能減緩,但中國企業盈利能力、外資配置中國資產的熱情修復等因素,有望繼續支撐中國資產取得不俗表現。
美國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杰瑞·陳表示,從更長的周期來看,港股毫無疑問是全球的估值洼地,若宏觀面(經濟數據)和微觀面(財報數據)能持續改善,港股將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和上行空間。
A股方面,在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看來,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二季度“高質量成長”風格有望小幅跑贏市場,而“價值”風格中高股息收益率標的仍應作為防御性持倉的一部分。“我們預計大盤股將受益于較高的盈利確定性及潛在的長線資金凈流入,從而跑贏中小盤股。行業偏好方面,我們超配電子、食品飲料、石油煤炭和通信板塊。”孟磊表示。(記者 汪友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