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京津冀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舉措,這既是應對全球產業鏈重構、推動京津冀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也是破解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落地難、區域產業協同難的關鍵。
縱觀國際——發達國家通過提升產業鏈的安全性與完備性增強自身經濟韌性
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格局在大國博弈過程中不斷變化,加之一輪接一輪的科技革命周期性地推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不斷變革,再加上全球疫情等一些不確定因素的沖擊,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國際秩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此作出“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判斷。
從國際來看,大國之間在貿易領域、關鍵技術領域的博弈日趨激烈,這種博弈客觀上重塑了全球產業鏈,使全球產業鏈遷移和重構進入加速階段。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規模爆發,使各國意識到產業鏈完整性,尤其是醫療基礎設施產業鏈完整性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出現了很多研究產業鏈、城市“韌性”的學者,他們普遍認為制造業占比維持在一定區間的發達國家經濟“韌性”相對較強,受疫情沖擊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自身產業鏈的完備對一個國家來說就變得非常重要。
審視國內——依托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升級是中國應對現實挑戰的必由之路
從國內來看,我國是唯一一個具備聯合國產業目錄中所有產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鏈具有較強的完備性,但近年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面臨著高端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低端制造業向東南亞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雙重壓力,價值鏈高端環節“核心技術”掣肘和價值鏈低端環節比較優勢喪失對中國產業鏈完備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傳統勞動力紅利等要素優勢逐漸消失的情況下,我們怎樣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產業鏈演化升級是必然舉措。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及形成,一是需要產業鏈的重構,二是需要創新鏈的支持。
聚焦京津冀——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舉措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要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指出:“產業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要在更高層面整合京津冀產業發展”。京津冀要實現產業協同,則需要在空間維度上重新考慮三地的產業布局,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使得京津冀三地能夠基于自身比較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緊密、資源共享、深度嵌套的產業發展格局。
為什么說京津冀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尤為重要?因為在現實中,產業梯度較大是制約三地產業對接融合的關鍵因素。如何破局?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是突破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關鍵時期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推動京津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和新動力,也是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北京依托自身強勁的創新源動力,輻射帶動津冀兩地產業轉型升級,是實現京津冀城市群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關鍵舉措,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葉堂林《京津冀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研究》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