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十四五”時期階段性任務,按照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新”的目標要求,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5個方面設置了20個主要指標,進一步細化實化量化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指標。主要指標的新變化釋放出未來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等新信號。
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展望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體是:
一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二是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三是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
五是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六是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七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
八是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九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二是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五是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
六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國家行政體系更加完善,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以上“六個新”的主要目標,將通過具體經濟指標加以落實。
三、“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依據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按照定性為主、蘊含定量原則,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等5個方面設置了20項主要指標。同時,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正文章節還提出了20項量化章節指標。
(一)20項主要指標
在經濟發展方面設置3項預期性指標:GDP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高于GDP增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
在創新驅動方面設置3項預期性指標: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強度力爭高于“十三五”時期;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在民生福祉方面設置7項指標。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基本同步,城鎮調查失業率不超過5.5%,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師數3.2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為預期性指標;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為約束性指標。
在綠色生態方面設置5項約束性指標。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8%,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85%,森林覆蓋率達到24.1%。
在安全保障方面設置2項約束性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低于6.5億噸,能源綜合生產能力不低于46億噸標準煤。
此外,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正文章節中還提出了20項量化指標,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等。
(二)主要指標解讀
一是關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反映綜合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所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蘊含著未來15年我國GDP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十四五”時期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努力使經濟增速與潛在經濟增長率保持一致?!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十四五”時期GDP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充分考慮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有利于更加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增強發展的靈活性。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不簡單地以GDP增速論英雄,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對經濟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并不意味著經濟工作中不設定GDP增長的量化指標。相對于五年來說,年度形勢較易研判,因此在年度工作中,可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和經濟運行狀況等,更加科學合理地提出年度增長目標,具體是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可以依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予以確定。
二是關于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和人力資本水平。“十三五”時期,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5.8%,與GDP增長同步?!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高于GDP增長”,在“十三五”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充分體現了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導向,有利于將人口數量紅利轉為人力資本紅利?!笆奈濉睍r期,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經濟發展需要更多依靠勞動者素質提高、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
三是關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指標。該指標是城鎮化領域的國際通用指標,有利于客觀反映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笆濉睍r期,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7.3%提高到63.9%?!笆奈濉睍r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提高幅度將略低于“十三五”時期,因為人口老齡化的變化,預計城鎮常住人口增加超過70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8個百分點左右。
四是關于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指標。這一指標可綜合反映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2020年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24426億元,占GDP比重2.4%?!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 時期實際”,體現了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核心位置的導向。
五是關于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真實反映專利資源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引導發明專利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
六是關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標。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全部小類。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客觀反映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引導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7.8%。“十四五”時期,數字技術將加快創新應用,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可達10%。
七是關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指標?!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延續了“十二五”以來的政策導向。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個方面把居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笆濉睍r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2萬元增至3.2萬元,年均實際增長5.6%,同期GDP年均實際增長5.8%。“十四五”時期,通過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多渠道增加財產性收入,以及通過土地和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等途徑,預計可實現這一目標。
八是關于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該指標是反映就業形勢的國際通用指標,已逐步運行成熟,可實現與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平穩過渡。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各方面繼續把擴大就業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2017-2020年,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4.9%、5.2%?!笆奈濉睍r期,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就業崗位增加和城鎮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勞動參與率等因素,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緩解結構性失業矛盾、增進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可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九是關于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標。“十三五”時期,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年增至10.8年?!吨袊逃F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達到12年的目標,未來平均每五年提高0.4年?!笆奈濉睍r期,通過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提高高等教育入學率等措施,使2025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92%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60%,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可達11.3年。
十是關于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加強醫師隊伍建設?!笆濉睍r期,我國執業(助理)醫師數從304萬人增至408萬人,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21人增至2.90人?!笆奈濉睍r期,在近些年快速增長基礎上,綜合考慮醫學高校招生規模等因素,2025 年執業(助理)醫師數可達450萬人左右,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為3.2人。
十一是關于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夯實城鄉居民養老的最基本保障。“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參編人數從8.58億增至9.99億,2020年基本養老參保率超過92%?!笆奈濉睍r期,應按照應保盡保、自愿參保原則,基本實現法定參保人員全覆蓋??紤]到參保人員基數已經較大、少數人口自愿選擇不參保等因素,預計2025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可達95%。
十二是關于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指標。隨著“三孩”政策的落地,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笆奈濉睍r期,通過加快建設托育服務體系、推動各地增加托育服務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建設綜合性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等措施,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可達4.5個,托位總數擴大640萬個。
十三是關于人均預期壽命指標。“十三五”時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76.34歲增至77.3歲。按照近年來每5年提高1歲左右的增長趨勢,綜合采取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加強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等措施,預計“十四五”時期人均預期壽命可提高1歲,也能夠促進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2030年達到79歲的目標。
十四是關于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指標。“十三五”時期,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2%。由于產業結構偏重、投資占比偏高、我國單位GDP能耗約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3倍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下降空間仍然較大?!笆奈濉睍r期,在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的情況下,為使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要求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14%。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彈性變化趨勢,預計“十四五”時期單位GDP能耗可降低13.4%-14.2%。據此,將單位GDP能耗降低目標值設定為13.5%。
十五是關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和產業綠色轉型,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展現我國負責任大國擔當。“十三五”時期,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8%,2020年低比2005年降低48.4%。按照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新承諾目標倒推,“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需降低17.6%。“十四五”時期,通過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嚴格控制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消費,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可推動“十四五”時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這與單位GDP能耗降低13.5%、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左右的目標是銜接一致的。
十六是關于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指標。在“十三五”時期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推進環境治理的要求提出“十四五”時期目標。
十七、十八是關于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指標、森林覆蓋率指標。在這兩個方面我們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目標。
十九是關于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指標。這是安全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保障糧食供應是我國安全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和前提。“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年產量連續穩定在6.5億噸以上。2020年糧食消費量為7.4億噸左右,統籌考慮總人口增長、畜牧業發展和工業用糧等因素,預計2025年將達到7.5億噸左右,其中谷物消費量超過6億噸。按照“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要求,稻谷、小麥、玉米等三種糧食產量需超過5.9億噸,加上大豆及其他糧食作物,“十四五”時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需達到6.5億噸以上?!笆奈濉睍r期,通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等措施,可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中有升。按照供需大體平衡、適當留有余地的原則,將2025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目標值定為不低于6.5 億噸。
二十是關于能源綜合生產能力指標。設置該指標,有利于引導提高國內能源供給能力。是體現我們安全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笆濉睍r期,我國能源產量從36.2億噸標準煤增至40.2億噸標準煤,能源自給率從84.4%降至80.7%,其間曾降至78.4%。預計2025年能源消費總量為54.5億-55億噸標準煤,按84%左右的自給率把握,國內能源產量需達46億噸標準煤以上?!笆奈濉睍r期,通過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發展風光水核等非化石能源、促進煤炭向先進產能集中等措施,預計2025年國內能源產量可達47億噸標準煤。按照堅決守住底線并引導節能降耗的原則,將2025年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目標值設定為不低于46億噸標準煤。
以上這些指標的設置,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要求,與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對接;堅持遠近結合的原則,“遠”則銜接2035年遠景目標,“近”則與“十三五”規劃指標充分銜接。具體指標的設定,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緊扣“十四五”時期的階段性任務,設置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指標,突出指標的代表性和可測性,充分體現激勵約束導向作用。未來,要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緊扣歷史走向,以“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指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