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能融合)是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國有資本控股、民營企業參股、市場機制運作”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立3年以來,中能融合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建設,扎實推進“科改示范行動”,堅持市場化改革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雙輪驅動”,打造支撐能源數字化轉型技術能力,建成國家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力保障國有規模以上發電場站的網絡安全。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創新 助力能源行業轉型升級
以新型舉國體制推進重大專項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凝聚能源央企、地方國企、知名民企、科研院所積極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任務,自主研發能源大數據平臺、數據治理工具、行業算子算法庫等核心產品,建成高安全、高智能的國家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31個省份、跨66家能源國有企業、近4000家能源場站。
夯實科技創新基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從2019年不足700萬元增加到2021年近7500萬元。實施“揭榜掛帥”,兩批次篩選12個“張榜”項目,簽訂軍令狀,剛性考核兌現。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打造能源工業互聯網安全運營中心、威脅情報庫共享中心和安全漏洞中心,建設行業能源工控安全實驗室。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已實施攻關項目35個,正在推進14個,在能源工控安全設備國產化、電站設備遠程狀態分析和故障診斷、多源異構能源數據的自動分揀及感知治理、多模式最優集成氣象預報系統、增強算法的光伏電站功率預測等方面取得創新成果。
營造良好生態 讓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
不斷擴大“朋友圈”。推進股權多元化,引資源,建機制,添活力。完成“五大五小發電集團”“三大動力集團”“兩家電力建設集團”“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16家股東引進基礎上,正在積極推進6家能源類央企入股工作。
構建產學研金創新體系。組建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凝聚132家生態鏈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智慧能源協同發展平臺。發揮央地合作互補優勢,成立北京能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致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能源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撬動社會資本,設立能源互聯網創新基金,聚焦自主可控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
匯聚資源形成創新合力。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信通院共同編制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設和運營規范等10余項行業標準,與中國石油等23家大型能源企業聯合發布《“信創+”能源行業白皮書》。與中國電信天翼云、國電南自等生態伙伴黨建聯建、業務聯辦、創新聯動、人才聯培。
聚力“第一資源” 夯實人才根基
以創新事業吸引人才。堅持“靶向引才”,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和重大專項工程建設需求,引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高端人才。3年來,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能源工業互聯網、能源氣象等重點專業領域,引進首席專家3名、資深專家8名;聘請8名院士和11位業內知名專家擔任技術咨詢顧問。已與2名海外高層次人才簽訂引進協議,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積極落實市場化薪酬、落戶、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待遇,努力形成高端人才“磁吸效應”。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員工總數已達340人,是2018年成立之初的4.3倍,其中科技創新人才占比達84%。
以創新實踐造就人才。依托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讓領軍人才擔綱掛帥、聚力攻堅,讓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在項目實踐中磨練成長。公司10個重大項目團隊中30歲及以下的青年人才占比近40%。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邀請知名專家舉辦講座,組織與華為、百度、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開展對標交流,3年來累計組織各類培訓及學術交流活動80余次。
以創新機制激勵人才。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人才評價制度,實施骨干人才股權激勵方案、重大專項里程碑節點激勵計劃、項目跟投機制、即時獎勵,建立完善容錯機制,最大限度調動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2021年兌現各類激勵1725萬元,占年度薪酬總額的33%。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