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女神節”,適逢年后第一輪電商營銷小高潮,這次你買了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
2024可持續包裝發展論壇 現場圓桌交流
我們怎樣才能盡早和源源不斷的新增快遞、外賣垃圾作別?整個社會如何讓電商包裝可持續起來,減少電商包裝中的一次性塑料污染、過度包裝與浪費?作為電商企業、包裝供應商,該怎樣在把產品能夠安全、便捷地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足夠的綠色消費選擇權?
為了回應這些問題,2024年3月4日下午,一場由廣東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環保機構擺脫塑縛主辦,受阿拉善SEE珠江項目中心、灰度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廣東省快遞包裝產業綠色發展聯盟、廣東省包裝技術協會支持的可持續包裝主題論壇在廣州·中國進出商品交易會場館舉辦。論壇通過網絡和現場參與的方式,鏈接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循環包裝企業先鋒和中國本土頭部企業,促進國內外行業交流和對話。
論壇受到包括上級主管部門、相關單位領導的支持與重視,到場領導有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處方巒副處長,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處王謙副處長,廣東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冼尚德,以及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監任珉。
一、多方協作,包裝綠色化治理邁進全鏈條治理時代
來自廣東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傅智健總工程師,在歡迎致辭中指出,我國每年消費的包裝制品及產生的包裝廢棄物數量驚人,而包裝制品的生產及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會產生的大量碳排放,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包裝產業亟需綠色、低碳、循環轉型發展,邁向低碳的循環經濟。
傅智健總工程師在會上對與會企業、從業者和消費者發出了激動人心的倡議:“包裝生產企業要開展包裝減量化設計;商品生產者要優化商品包裝設計,使用簡約包裝、綠色包裝;商品銷售者要向供應方提出有關綠色商品包裝和簡約包裝要求;消費者要養成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和適度消費的生活習慣,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費”。
全國最早專注于循環經濟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研究的學者之一,身兼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會長等職的杜歡政教授,針對可持續包裝的發展趨勢,做出以下三點專家建議:
“第一,把可持續包裝和國家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第二,包裝問題解決要資源化、循環化;第三,解決包裝問題是要全鏈條來解決。特別是電商包裝,需要商品的生產者、商家、物流企業到消費者,循環包裝還有回收者,要很多環節結合起來才可以解決。”
我國包裝行業政策歷程
為回應大眾十分關心的電商可持續包裝環境效益問題,擺脫塑縛機構總干事鄭雪在發言時結合相關數據指出,重復使用模式作為一種現今廣受全世界各國認可的環保方案,能為實現減少20%的塑料污染做貢獻,環境效益不容小覷。
作為深耕外賣快遞領域的環保機構,擺脫塑縛對循環快遞跟外賣模式亦有自己的觀察和發展建議。對此鄭雪總結,對于循環模式的建立來說,政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現有政策背景下,各地方對于這些政策的支持尚需落地,必須要降低企業投入起步的成本。
可循環快遞包裝環境、經濟效益
尤其是在相關共享及回收體系搭建方面,需要政府作為協調者的角色。包括快遞與外賣在內的循環模式,都涉及多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共建,需要包括消費者在內的多方的參與推動,這其中相關政府部門、協會與公益機構等機構在促進多方溝通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在全世界打造更廣布的循環系統:芬蘭可持續電商包裝,也是中國造
在電商物流包裝的創新上,擁有187年歷史的寶潔公司頗有發言權。寶潔中國供應鏈包裝創新總監楊萬敏手持創新包裝“空氣膠囊”循環箱向與會者介紹,寶潔正是憑借著“直發消費者能力、積極拓展打造電商直發包裝、通過研究中國電商環境路徑打造符合中國環境的產品設計,開發綠色一體化包材減少二次防護需求”的技術路線,有效推進80%的電商業務無需二次防護的目標。
與寶潔這樣的全球日用消費品巨頭不同,灰度環保是一家致力于綠色環保循環包裝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運營的科技公司。在談及循環包裝供應企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時,灰度環保華南分公司副總裁武睿澤坦言,客戶如何看待和理解“循環”、是否能接受循環,以及是否了解循環所帶來的的環境效益,是灰度環保遇到的外部挑戰。而從內因上講,循環本身所依托的產品研發能力、更密集的倉網布局、更穩定的運營方案和系統,都是企業需要不斷通過積累來實現的目標。
現場嘉賓分享
類似的挑戰,并非中國本土的可持續包裝企業所獨有的。芬蘭可持續包裝企業RePack CEO和聯合創始人Jonne Hellgren提到,在RePack業務焦點地區歐洲,雖然其系統主要基于郵政系統設計,但大部分循環和可重復使用系統常常“支離破碎”。如何進行消費者教育和建立更強大的循環系統,仍對相關行業企業構成較大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RePack在亞洲市場采用的可折疊包裝也正源于中國制造,其優秀的質量和良好的可折疊性讓該包裝產品深受歡迎。
對于循環快遞包裝供應企業來說,先進的設計技術和成本問題也是行業所共同面臨的重大考驗。對此,楊萬敏直言并未恐懼成本上的競爭,“如果有廠商能抄得比我們更便宜,我們可以跟他們合作”。而寶潔的“空氣膠囊”技術也已經開放給行業使用。圓桌嘉賓普遍認同,只有將行業做大,技術不斷經過測試驗證,才能降本增效,真正讓循環包裝迎來“規模效應”和可持續的未來。
三、餐飲外賣循環包裝看中國:規模化基礎良好,亟待綜合治理政策
據爽提創始合伙人、首席運營官王奕超介紹,相對而言,高校的環境較為封閉,學校能直接介入行政管控;高校供需兩端相對集中,利于逆向物流的實現;學生群體對新生事物以及環保理念的接受度高。因而高校成為外賣循環餐盒的良好試點土壤。
爽提基于學校的封閉場景建立智能餐盒體系,通過內置芯片和唯一識別碼,讓餐盒的整個分發、分揀、回收、盤點的跟蹤順利實現。截止2023年5月,爽提在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的循環餐盒試點中,每個餐盒的年平均循環使用次數已達63次,幫助該校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40萬套。
Muuse是一家以亞洲和北美為業務重心的可重復使用包裝智能平臺。該公司利用二維碼和射頻識別(RFID)標簽來追蹤可重用容器,使用戶能在不同的參與商家和歸還站之間輕松借用和歸還這些物品,并搭建了有效的管理系統,以解決逆向物流的問題。公司創始人Jonathan Tostevin通過線上方式參與了論壇圓桌環節,他認為,可重用外賣餐盒的歸還率非常重要,而Muuse的可重用容器歸還率達到了98%。
2024可持續包裝發展論壇 現場圓桌交流
外賣循環餐盒系統的搭建、政策法規的完善,以及如何實現更好的消費者倡導、解決衛生問題,成為圓桌嘉賓提及的高頻關鍵詞。
廣東來個碗創始人李軍棉強調,除了和外賣平臺、餐飲企業的合作以外,相關立法和政策的完善對行業發展來說也尤為重要。圓桌主持人,擺脫塑縛快遞減塑項目主管丁奕對此補充道,目前行業亟待建立綜合治理體系,明確外賣塑料污染治理主管部門,建立更好的支持體系,讓企業獲得政策方面的激勵和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