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項重大國際合作倡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并提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項目,持續推進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強勁動力。
“一帶一路”建設成就顯著
推動共建國家“聯通”水平持續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時強調,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2022年,在推動共建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一帶一路”建設可謂碩果累累。雅萬高鐵作為東盟第一條高速鐵路試驗運行,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正式通車;2022年前11個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同比增長18.9%,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發送貨物標箱分別同比增長10%和11%以上。同時,中國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準領域對接合作,已有超過三分之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建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采用中國標準,中國行業或企業在全球市場主導能力顯著提升。
引領中國“開放”能力不斷增強。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對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推動和引領作用。2022年1至10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中國-柬埔寨自貿協定正式生效,累計與32個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協議,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不斷增多,關系日益鞏固,正在穩步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帶動全球國際合作“范式”效應日益凸顯?!耙粠б宦贰背h提出近十年來,中國經驗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廣泛影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截至2021年底,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累計投資超過43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34萬多個就業崗位;截至2022年8月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約12萬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作為一種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的可持續性國際合作新范式,日益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必將為全球發展貢獻更多持久動能。
“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要求
2023年,大國競爭博弈加速升級,多重沖擊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世界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日趨分化,全球治理面臨新的挑戰??陀^形勢對“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
共建“一帶一路”應與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緊密結合。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以來,“一帶一路”建設統籌推進東西部對外開放,實施自貿區戰略,為推動雙循環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雙循環具有對更深層次改革、更高層次開放和更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追求,這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要求和目標高度契合。共建“一帶一路”一方面帶動了國內商品和要素的市場流通;另一方面打通了國內外商品、要素大市場,優化配置國內國外各種資源,讓國內外市場和資源互為促進、互利共贏,共同創造價值。今后,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建立雙循環支撐通道,通過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各類資源與要素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快速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各經濟運行環節更加有效銜接;要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積極布局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要不斷優化內外聯通的區域布局,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助力全球經濟復蘇。
著力以“一帶一路”帶動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共建“一帶一路”恰恰是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契機、平臺和抓手。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意味著開放的重點將由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從以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為主的開放向規則導向的制度開放轉變。同時,為適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開放措施要從單純關稅減免向規則、標準等領域延伸。這就要求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擴大外資市場準入;要通過自貿試驗區開展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實踐,努力在一些行業率先嘗試對接國際貿易規則,打造制度創新和開放窗口;要突出企業主體地位,通過制度型開放擴大對全球多邊規則框架的影響力,積極參與并推進世界多邊貿易體制改革,掌握與自身地位相適應的話語權。
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聚焦重點。2023年,世界動蕩仍將持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關鍵在于優化發展路徑,持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項目開展。在重點領域,要大力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推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合作平臺,縮小數字鴻溝,使數字經濟成果普惠于民;要大力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聚焦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推進多邊合作機制對接,持續推進“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國際合作;要大力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把中國在抗疫合作、疫苗研發、救治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在“一帶一路”沿線推廣,落實疫苗無償援助承諾,為“心聯通”奠定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在重點區域,要通過實施自貿區和自由港項目建設,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次區域經濟發展。在重點項目,要聚焦民生工程,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通過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提高當地居民的滿意度,與有關國家實現在全球治理領域的互利共贏。
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表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2023年,共建“一帶一路”必將在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國際合作的生動實踐中開啟新征程。中國將繼續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新動能。
作者:劉倩(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副院長)馬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