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合江(左)在連云港海關駐港區辦事處辦理轉關過境業務。本報記者 石 暢攝
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數字化調度中心,海關關員在對中歐班列動態、現場裝卸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控。近年來,連云港海關還創新應用中歐班列“保稅+出口”集裝箱混拼、“鐵路快速通關”等通關便利化舉措,不斷提升貨物通關效率。本報記者 石 暢攝
貨輪停靠連云港港口后,集裝箱通過“船車直取”的模式,被直接吊裝上短駁車,分流至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貨物集結后被裝上火車,運往中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本報記者 石 暢攝
1月10日,在南京海關所屬連云港海關監管下,一列滿載二手汽車的中歐班列從江蘇連云港發出,標志著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計完成運量突破50萬標箱。經馬合江之手辦理的轉關過境的商品就在此次班列中。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馬合江,是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員工。在這里,馬合江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無數船只從太平洋駛進港口,長長的中歐班列自港口呼嘯而出,“第一感覺就是震撼。”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個落地的實體平臺項目,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自投入運行以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管理水平,已成為中亞國家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重要平臺。貨物從連云港發出6天就能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10天左右能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目前,連云港過境中歐班列覆蓋了中亞主要地區,運輸貨物涉及家電、醫藥、建材等400多個品種,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為亞歐跨境運輸重要集結中心。
像馬合江這樣的哈籍面孔,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還有很多。
身著印有“中哈物流”字樣藏藍色工作服的哈薩克斯坦籍小伙丹尼亞爾穿梭于集裝箱之間,在火車發車前對相關貨物資料進行審核;哈薩克斯坦籍姑娘古麗端坐在電腦前,手指在計算器上快速地按著,對財務報表進行核對……2014年以來,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先后有13人次哈方員工派駐。
伴隨著長期的工作交往,中哈雙方團隊從陌生到熟悉,早已親如一家。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基地都會給哈薩克斯坦的員工準備一份小禮品。在哈薩克斯坦納吾魯孜節上,馬合江也會給同事們做手抓飯,一起分享。
“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不僅是兩國物流上的紐帶,同時也是兩國文化和情感交流上的橋梁,我們也有人員派駐哈方,通過人員互派,致力兩國友好。”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在中哈兩國合作下,中哈(連云港)物流基地已經布局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喀什、二連浩特、滿洲里5個出境口岸,實現對中亞地區主要站點的全覆蓋,開行了至中亞五國以及中吉烏、中蒙、中俄、中歐、中土(跨里海)共6條班列線路,實現班列“重去重回”,滿載率、重箱率基本達到100%。“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連云港市的交匯,讓馬合江意識到,自己正在與一個偉大的時代交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倡議,我相信它將改變世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