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國企改革調查
龍江森工集團雙鴨山林業局有限公司木耳采收現場。資料照片
晚上7點多,黑龍江龍煤雞西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永益公司機加一分廠大車段段長張大偉停下手里的活。在數控立車的轟鳴聲里,他向工友打出了“OK”手勢,準備回家。
作為黑龍江省屬最大國企,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激活老國企新動能。“你每天干多少活,當天就知道掙多少錢,干得越多掙得越多。”這是張大偉對改革最樸實的理解。
連續5年整體盈利、資產總額年均增長23.7%、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7%、上繳稅金年均增長13.3%……5年來,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向好,較2016年扭虧增盈近40億元,黑龍江國企已由改革脫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批企業“脫了困、解了難、邁開步”
以量計資、績效管理、按勞分配……龍煤雞西礦業永益公司通過實行差異化考核,實現了收入能增能減。以焊工為例,同工同崗員工2021年工資收入最大差距6.97萬元。
曾經的虧損大戶龍煤集團聚焦改革創新,改出了活力,成為東北煤炭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集團。2021年龍煤集團實現利潤14.3億元,連續6年保持盈利。
黑龍江一批地方國企在改革中脫了困,解了難,邁開步。前三季度,黑龍江地方國企資產總額同比增長7.89%,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79%,利潤同比增長130.74%,已繳稅費同比增長52.11%。國企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向好,帶動了全面振興提速。
“黑龍江國企已由脫困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黑龍江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智奎說。
工人在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作業。記者 張濤 攝
——“脫棉襖、卸包袱”輕裝前行。不少人這樣形容東北的“歷史包袱”:像是讓一個人穿棉襖、背包袱、抱孩子,與其他選手比賽。國企要重生,卸擔子首當其沖。2019年哈爾濱啟動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一些退休人員有了疑問:“工資會不會少”“包燒費誰給報”……根據規定,大家關心的統籌外費用不會因移交而有變化,遺留問題仍歸原企業負責解決。道理講明白了,職工心里托了底。企業得以減負,專心謀發展。
黑龍江省國資委副主任張玉福說,黑龍江全面完成國企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地方國企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穩產業鏈供應鏈。國企穩有利于經濟發展穩。對一些投資周期長、投資量大、回報慢的基礎設施產業和高端產業,黑龍江國企率先布局,為更多民營企業投入中下游產業提供基礎條件和發展平臺。
隨著9月哈爾濱朝陽(冷鏈)物流園區運營,以及近期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物流樞紐項目交付,“大物流”格局進一步完善。
——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安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龍煤集團在保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組織生產,保證了省內東部7個主力電廠和大慶石化等重點企業生產、1100多萬居民取暖用煤,為地方阻擊疫情增強了“免疫力”。
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森林經營面積占全省面積14%,是東北“大糧倉”的天然生態屏障。近年來,公司完成了從政企合一體制向現代企業轉變,2021年扭虧為盈,不僅生產經營良性發展,維護生態安全的能力也得到加強。
“敢啃硬骨頭”“會啃硬骨頭”
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頭”,尤其在計劃經濟留痕較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敢不敢“啃”考驗勇氣,會不會“啃”考驗智慧。
——真刀真槍改革“突圍”體制機制壁壘。“改革剛開始,擔心崗位、利益受影響的干部職工就輪番堵到辦公室,有人聲淚俱下,有人找關系施壓。”一位國企負責人回憶。最難的是“人”的問題,這家企業為了安置人員不斷“拆廟”,下面一度有40多個一級主管單位,正副職中層干部多達七八十人。
“改革是一場革命。”這是多家受訪國企的共同感受。近年來,黑龍江多方籌措資金,國企改革刀刃向內,加快補齊體制、機制、要素等欠賬。
“我們啟動了森工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觸及利益最多的體制性改革。”龍江森工集團副總經理王齊豐說,2018年集團組建以來,2151項政府行政職能移交,實現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結束了70多年的政企合一體制。
在哈爾濱,原先由市委組織部管理的市屬國企領導干部管理權,近年來移交給市國資委管理。看似簡單的管理權轉移背后,是管理體制機制的歷史性變革。哈爾濱從“人”的市場化管理上進一步探索,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
——“三項制度”改革讓老樹發新枝。黑龍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近年來啟動旨在打破身份界限的用人制度改革,共723人全體“起立”,競聘上崗,集團和權屬企業兩級部門及人員編制整體壓縮近40%,356人沒有找到“座位”。與之相對,一批有改革攻堅能力、改革擔當精神的實干家走上重要崗位,繼續引領改革發展。
“原來每月賺兩三千元,現在六七千元,那干勁肯定不一樣。”早8點,距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哈爾濱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裝配車間排鐵組長柴東旭已經換好工裝,走上了崗位。
“三項制度”改革讓這家一度陷入經營困境的老國企開啟“逆襲”,目前成了國內變壓器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這讓員工的精氣神也迎來變化。公司裝配車間主任蘆峰說,原來一些急活、重活很難派出去,每次都“求人”。現在大家主動“要活”,偶爾有人請假,也會加班加點補回來。
——“混資本”推動國企“改機制”。黑龍江加快國企混改進程,引入社會資本的靈活機制,促老國企“新陳代謝”。“我們的收入曾經95%以上都靠冬季門票,得想辦法改革。”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昕說。作為黑龍江的旅游龍頭企業,公司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民企,攜手打造四季冰雪項目。
截至目前,黑龍江的國企混改取得積極進展,累計完成混改逾200戶,已混改企業引入社會資本超140億元。
“一山還有一山攔”需牽住創新“牛鼻子”
進入改革發展階段,黑龍江國企還面臨國資總量不大、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等挑戰,“一山還有一山攔”,仍需進一步解放思想,持續強化改革創新驅動。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解放思想。國企改革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運用改革思維、市場思維、創新思維,跨越“深水區”。
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東榮一礦智能化綜采工作面。資料照片
“我們承認差距,但絕不甘心落后。”今年以來,黑龍江各大主要國企陸續開展“解放思想、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以“頭腦風暴”激發“奮斗熱情”。黑龍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哈達說,公司把解放思想觀念與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建立長期解放思想的工作機制,促進了觀念轉變、作風改進、能力提升。
龍煤集團把高質量黨建作為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探索了以“黨委創五型、支部強五基、黨員爭五星”為主要內容的“三·五”工程,激發了全員活力和創效潛能,涌現出黨員先鋒崗1890個、示范區1533個、突擊隊756個。
——越邁向高質量發展,越要牽住創新“牛鼻子”。“創新是我們最舍得投入的領域。”哈爾濱電碳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直強說。前幾年公司放棄了占其產值40%的中低端民品,一度面臨很大壓力。中低端民品曾經很賠錢,但為了體量大家硬著頭皮干。現在公司確立了做國產化替代的中高端產品定位,近3年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15%,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開始,我們決定每年從研發費用里拿出20%左右主攻基礎型研發。”董直強說,基礎型研發的市場效果短期不會顯現,但卻是公司長久發展、趕超西方的關鍵。
在龍煤雞西礦業公司城山礦洗煤廠洗煤車間,工人在更換壓濾機濾板上的零件。記者 張濤 攝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黑龍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黑龍江省新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兩新”領域布局。目前,公司立項投資中“兩新”投資占比超70%。通過發揮國有資本平臺功能和輻射作用,正帶動更多企業和資本投入創新領域。
——改革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國家管網西氣東輸項目、山東京陽石化項目……焊花閃爍、吊車穿梭、機器轟鳴,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10月份的生產任務飽滿,員工們全力沖刺今年最后一季。
但幾年前,這家有70年歷史的老牌國企因連續虧損被戴上“*ST”帽子,面臨退市風險。公司以“三項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將部門由31個減至20個,57名中層干部減員27人……當年即扭虧為盈,近年來經營持續向好。“改革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公司董事長田大鵬說。
近日,《黑龍江省地方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6年)》正式出臺,黑龍江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國企改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等突出問題。
根據方案提出的目標,地方國企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省經濟增速,到2025年,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實現倍增和雙倍增。(記者 劉偉 王春雨 強勇 哈爾濱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