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遇到難題,想要查詢相關政策、尋找解決辦法,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全省首個營商環境全景式線上集成辦事平臺“威海營商行”。平臺集成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等18個指標、53個相關部門,匯聚國家、省、市、縣四級惠企政策信息2100余條。
創新打造這一平臺的,是一支由7名成員組成、平均年齡36歲的青年隊伍。團隊負責人、威海市政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李靜茹介紹,平臺積極推動服務聚合、一網通辦,將部門辦事服務系統集成到各指標板塊中,鏈接辦事服務端口957個,企業在政策查詢時,可同步網上辦理相關業務,部門線上可辦的線下業務,均可在平臺辦理。今年,“威海營商行”建設團隊被評為“山東青年創新突擊隊”。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沃土。為進一步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威海市政府決定以專業團隊專職專責推動這一工作,組建“威海營商行”建設團隊。
“專職團隊成立后,我們首先要擺清自己的身份與位置。團隊不是與指標部門并列站立的‘班長’,也不是教給他們如何干工作的‘班主任’,而是助力他們提高工作效能的‘輔導員’。”李靜茹說。位置找準了,團隊開始行動。他們用整整四天時間一一與指標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業務骨干進行會談。談困惑、說問題、定目標、找方法、提建議……一輪摸底談話后,團隊對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了清晰的規劃。按照這一工作路徑,2021年,團隊凝練推出兩版共961項改革任務清單,整體辦理時限、辦事環節、申報材料、跑腿次數分別壓縮61%、53.5%、56%、72%,推出的60多個辦理事項為企業和群眾節省近2.24億元,打造醫保基金監管智能化等標桿案例167個。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團隊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涉企跟蹤問效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19套問卷、368個話題,廣泛征求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團隊還專門設置“開放性話題”,讓企業“自由發揮”,傾聽企業“吐槽”。截至目前,已有4213家企業參與問卷,迅速處置、及時響應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148條。為檢驗改革成果,團隊開展2021年度營商環境建設成果線上推選行動,征集“微視頻+改革案例”作品305個,全景展示全市營商環境創新成果,贏得社會各界熱烈反響,累計瀏覽量446萬次,收到選票267萬張。
不久前,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負責人葉秀芬還沒有提交高層次人才創業保險政策相關申請,便享受到了創業風險保障及人身保障金額近4200萬元。“政府主動送錢上門”,靠的是“威海營商行”服務平臺嵌入的“威商e達”惠企資金服務板塊。李靜茹介紹,截至目前,已有643家企業,享受到惠企資金“免申即享”服務,涉及資金1億多元。(本報記者 劉一穎 本報通訊員蔡振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