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關鍵期,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黑龍江正在推進水稻、玉米、大豆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抓好各項穩產增產措施落地見效。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這里是黑龍江省農科院的遙感信息所,大家看到我身旁這幅圖是科研團隊對全省農作物的長勢的衛星監測圖。黑龍江全省的糧食播種面積達到了兩億多畝,要完成這么大面積的苗情監測,科研團隊依托新技術和大數據有了全新的探索。
農業科學院遙感與信息研究所所長 鄭妍妍:這張圖是我們利用遙感技術對農作物的長勢進行監測,我們在圖中(把糧食長勢)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從這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顏色越深的位置,就證明它長勢是越好。對于我們黑龍江省的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糧食作物來說,目前呈現的是從淺綠到深綠的生長的態勢。
按照遙感所大數據中心的指引,記者來到了田間地頭,對水稻、玉米、大豆三種主要糧油作物進行一一探訪。黑龍江撫遠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水稻喜開第一鐮。今年,合作社種植了2萬畝水稻,面積是2016年的4倍,每畝單產也提高了50斤。
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袁勝海:水稻從種到收實現了標準化、智能化,今年預計我們水稻畝產超過1200斤。
今年,我國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黑龍江加快建設國家粳稻口糧戰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優質糧源生產基地。這幾天,黑龍江鮮食玉米等早熟農作物搶先一步迎來豐收。在蘭西縣康榮鎮榮崗村,隨著玉米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排排玉米被收進谷倉等待加工,秸稈也同時被粉碎還田。一臺收割機每天能收60畝的鮮食玉米,大約15萬穗。
綏化市蘭西縣康榮鎮農民 陳洪生:一天拉十多趟,(玉米)實時采收,不能太老。
綏化市蘭西縣玉米種植基地負責人 關海濤:種的時候是按錯期種的,收也按錯期收,能保證(鮮食)玉米的口感。?
建三江:為中國飯碗里裝上更多優質糧
提起黑龍江的糧食生產,一定離不開建三江。建三江每年生產糧食140億斤左右。手握北大荒核心基地的生產能力,建三江人也開始在科技增產提質上下功夫。
遼闊的三江平原稻浪滾滾。秦玉秋是建三江七星農場的種植戶,這幾年在稻米快要收獲的時候,老秦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天都要看看地塊里的水分和水稻的根系情況。在老秦看來,這個時候保證根系發達,是產量提升的關鍵。
想讓水稻豐產,就要抓好它的整個生育期,讓溫光水肥達到最優配合。在七星農場各類傳感器的幫助下,秦玉秋家地塊的信息被傳送到“智慧大腦”。經過長期分析水稻各個生長階段的株高、葉面積等相關數據后,就可以建立當地的水稻生長發育模型,為進一步精準進行高效施肥、植保灌溉等農事作業提供技術支撐。每個環節的精準,就會帶來產量的提升。
今年,通過墾地融合項目的實施,北大荒的先進集成技術也在向普通農戶的田塊推廣。其中,八五九農場就在撫遠市海青鎮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開展單環節托管作業面積突破22萬畝次,實現了大豆平均畝單產增加100斤以上。?
小玉米有大“內涵”
黑龍江省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都位居全國首位,但你知道嗎?供我們直接食用的玉米其實很少,幾乎90%以上的產量都要經過精深加工應用于各個領域。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重新認識一下小玉米的“內涵”。
總臺央視記者 魏雯雯:三春沒有一秋忙,鮮食玉米搶先歸倉。現在我們采收的就是最適宜食用的鮮食玉米,看看這顆粒飽滿,鮮嫩多汁,看著就很有食欲。玉米作為糧食作物,首先得好吃,尤其是隨著育種技術的不斷升級,現在鮮食玉米的品種,總有一個能滿足你個性化的需求。
總臺央視記者 魏雯雯:那邊一片忙碌,這邊按兵不動,其實現在還沒到玉米大面積收獲的季節,玉米不僅是人們的口糧,它也是飼料之王、重要的工業原料。鮮食玉米主要是用來吃,它占種植面積很少一部分,就拿我所處的綏化地區來說,這里玉米種植面積1600萬畝,其中鮮食玉米面積是100萬畝左右,那剩下90%以上的玉米都是這樣的普通玉米,它的玉米棒更大,淀粉含量更高,更適合做精深加工的原料。在黑龍江,玉米也是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最深最長的糧食作物,那一穗玉米,到底能變成什么樣呢?
總臺央視記者 魏雯雯:一厘米見方的玉米粒,其實蘊含大內涵,想要把它吃干榨凈,大體分四步,首先玉米皮可以做成飼料、玉米胚芽做成玉米油、蛋白部分可以做成玉米蛋白粉,玉米最重要的就是提取淀粉。玉米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從淀粉開始延伸,變性淀粉就有上百種,繼續向下延伸還可以把玉米淀粉做成玉米糖,我現在是在一家玉米精深加工企業,這里玉米糖的種類就有十多種,有液體、固體,有的用于食品、飲料、制藥。赤蘚糖醇是玉米加工糖的鏈條中比較中高端的產品了,雖然聽著很陌生,但很多人都吃過它,它就是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零糖零卡的純植物糖,4噸玉米能提煉出1噸的赤蘚糖醇,相當于把玉米的價值提高了4倍。
玉米變形記,走的是一條“靠譜”之路,這個就是玉米加工的產業圖譜,產品從傳統的淀粉擴展到淀粉糖、醇類、氨基酸類等等,在黑龍江由玉米延伸來的主要產品達到40多種,像我手中的輔酶Q10,目前市場價是每噸250萬元左右,它的產品附加值是玉米淀粉的七倍,科技賦能,讓百變玉米含金量十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