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數字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已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廣泛應用,擁抱數字技術,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多方面帶來挑戰。為更好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要準確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四個核心關鍵詞。
整體性
數字化社會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產業,借助數字技術、數據要素和算力支撐,傳統農業、工業、服務業將向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轉變,通過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挖掘數字生活潛力,夯實數字生產動力,釋放數字消費活力,促動各類主體、業態加速跨界融合,一體構建數字化社會整體發展。同時,以數據驅動業務優化,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精準配置。進一步精細分工為精準匹備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做好準備。推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新的有效銜接,進而帶動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文化和數字生態文明整體布局建設。
共享性
數字化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打破了現實社會時間、空間的線性特點,使社會生活、工作的線上應用成為可能,在線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文娛及在線體育等新應用場景得以推廣應用。同時,又進一步促進新就業形態的發展,線下空間與線上空間有效連接,實現線上線下資源的共享。智慧城市通過工作網格和管理層級的劃分,以數據形式的整理、加工、存儲、分類、管理,打通數據壁壘,使得城市各個功能部件能夠相互連通、互為聯系,推進城市管理服務精細化、人性化,最大程度滿足群眾需求,實現新的社會共享融合。與此同時,我國在打造千兆光纖網絡,推進智能互聯,提升中小微經營主體數字化水平,促進互聯網高普及率使用,實現市市通光纖、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的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都為數字經濟共享發展及消弭的數字鴻溝提供了基礎。
創新性
數字技術改變了投入、生產和消費形態,數字形態和實體形態并存成為常態,對產業融合、產業升級和要素配置具有積極作用,人工智能以類似于人的邏輯思考和經驗行為的判斷與行動,將勞動對象進行數字化處理,使社會生產領域發生了深層次變革和結構性優化?!拔磥砉S”、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產業大腦及城市大腦的快速推進運用,使數據呈現幾何倍數增長,依托于巨量數據樣本,通過構建數據模型、優化數據算法,對數據的深度分析,提供供需適配,推進個性化生產、實現個性化選擇,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多領域產生的系統性、革命性變革,孕育出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新產品,在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社會工作效率等方面發揮突出優勢。此外,服務業向“高效率”躍變,為實施創新驅動提供了動能。
協調性
協調性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重要標準和尺度。數字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及軟件服務為主導的數字產業化內部的協調發展;二是數字技術對傳統經濟、社會、政府的賦能和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對傳統產業升級、數字化空間拓展及政府服務效能的提升。如移動終端的攝像頭產業,通過電子傳感器調整、軟件算法優化等,使光學影像向電子數據格式轉變,有效降低產品成本。市場主體通過對批量數據實時分析,增強對業務流程全面而系統的監督,以數據流為載體打通業務流、決策流、執行流,實現全鏈條協同。數字技術與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增強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雙向互動,為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共創分享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數字化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