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各項重磅政策接踵而至,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多家A股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在軟硬件方面率先發力。
談及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供給側與需求側變革來看,機器人產業鏈的崛起與全球人工智能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浪潮及其API開發工具大類向消費側轉型關系密切,人形機器人將是下一個十年極具增長潛力的產業領域。”
軟硬件產業鏈持續賦能
“與傳統機器人不同的是,人形機器人需要復雜的機械結構來模仿人體動作,例如關節、傳動系統等。”看懂平臺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需要一系列的硬件設施來賦予其“形”。
張雪峰表示,從硬件產業鏈來看,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對比傳統機器人還增加了體現算力水平的半導體芯片、用于人機交互的面板玻璃等。
在人形機器人熱度持續發酵的背景下,與上述硬件產業鏈相關的上市公司受到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中大力德因主營產品中包括減速器引發了機構投資者的輪番調研。公司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生產的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目前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都有運用,包括六關節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
宇環數控作為數控機床的主要供應商,其產品在減速器加工環節亦有應用。宇環數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生產的磨床可以加工減速機齒輪的端面,中大力德既是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也是公司的客戶。”
伺服電機方面,科力爾表示:“公司伺服電機以及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3D打印、智能安防、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等多個領域,并將積極推進智能電機與驅動系統項目的發展。”
擁有機器人自研控制系統的埃斯頓也公布了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相關布局和規劃:“公司現有的部分核心部件、技術和‘人形機器人’產品開發有一定相關性,具備條件和可能性在未來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和應用場景的變化來適時進行布局。”
另外,以機器視覺、人機交互、機器學習、系統控制等構成的軟件產業鏈正賦予人形機器人以“靈魂”及“神韻”。
“自然語言處理和對話系統主要用于人機交互和語音識別,機器學習則主要應用于機器人的訓練和升級,這些一方面需要依靠類似于ChatGPT的技術,另一方面也需要強大的算力系統來支撐。”張雪峰說。
拓維信息作為中國AI算力的主要提供商之一,或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集成大腦”。拓維信息董秘邢霓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深入參與了多處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公司將積極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持續探索未來在算力領域更多樣的商業模式和服務能力。”
市場空間廣闊
值得關注的是,人形機器人行業在政策和市場層面都有不少利好,產業鏈上市公司面臨“從0到1”的新機遇。
近段時間,多地發布政策支持人形機器人發展。例如,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著眼世界前沿技術和未來戰略需求,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帶動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產品躍升發展等。
另據艾瑞咨詢數據,2022年中國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6億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36億元,2022年-202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47.9%。
張雪峰建議:“在新機遇下,已經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展開布局的上市公司應積極推進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提高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競爭優勢,并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靈活調整戰略布局,掌握市場變化脈搏。此外,合理構建產業鏈合作伙伴關系,加強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協同合作,也將對公司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大有裨益。”
不過,在人形機器人市場大熱的背景下,陳佳也提出了一些“冷思考”:“目前人形機器人產品設計在功能與定位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和矛盾,其在產業鏈技術發展方向上存在不少難點、痛點、堵點,需要入局者認真研判加速破題,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更契合未來發展方向的具體目標下,是產業鏈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