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必然舉措。面對新的國內國際形勢和科技進步態勢,如何更好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著力維護我國產業鏈安全穩定,進一步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成為當前一個重要課題。
重要性緊迫性凸顯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分工合作深化使得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緊密相連。但是近年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多重挑戰交織疊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鏈分工格局深度調整。一些發達國家推動“再工業化”并進行政策調整,加快推動產業鏈區域化、近岸化和本土化布局。新冠疫情等沖擊也使得全球產業鏈發展由成本和效率驅動,逐步轉向更加注重安全。
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也使全球產業鏈面臨新的變量。
我國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強大的動員組織和產業轉換能力,但產業鏈、供應鏈風險隱患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的重要作用,在關系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一方面,確保產業鏈安全穩定是維護產業安全的重要內容。我國產業鏈體系日益龐大、日趨復雜,在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同時,潛在風險隱患也明顯增多,必須把確保產業鏈安全穩定當成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去抓。另一方面,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確保產業鏈安全穩定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我國產業鏈體系完整、門類齊全,增長潛力大,發展后勁足,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根基。促就業、保民生,以及在此基礎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都離不開產業鏈的安全穩定。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環境面臨新挑戰,特別是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出現了新變化。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產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以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的重要作用。
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引擎,對增強產業鏈韌性、維護產業鏈穩定的作用日益顯著。
一是有效促進產業鏈循環高效暢通。產業鏈的正常運行依賴于各個環節的暢通,數字技術能夠減少鏈條上對經濟技術可行性的制約因素,為產業鏈循環體系暢通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穩定企業的生產運營秩序。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入生產制造環節,能夠實現決策優化、精準控制、自動化生產等,通過數據分析、信息挖掘和預測等,為企業制定精準的戰略計劃。另一方面,大數據相關技術的應用可以加強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關系。通過推動要素資源互聯互通、集成共享,有效解決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和渠道不暢等問題。
二是有效強化產業鏈關鍵環節自主可控。產業鏈環環相扣,必須確保在關鍵環節、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才能保障產業鏈安全穩定。在這方面,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強化作用。數字技術嵌入研發設計、生產等環節,能推動創新動力變革,減少創新成本,提升創新效率;以“云+網+端”為特征的共享平臺有助于整合創新資源要素,協助企業實現產品研發創新與技術突破,促進企業研發能力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工業電子商務平臺互聯互通,匯聚研發、生產、運維等核心制造能力,能夠實現快速自動應對關鍵環節的缺失,推動全社會范圍內的資源無縫對接,增強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把控能力。
三是有效提升產業鏈韌性。產業鏈韌性主要是指產業鏈的抗沖擊強度及其完整性。只有提升產業鏈韌性,才能應對各種不確定、難預料風險。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企業之間知識技術整合、信息交流等更加便捷高效,進而優化產業鏈的空間布局。數字技術普及應用,推動企業逐步實現智能化生產運營,產品工藝不斷升級,形成獨特競爭優勢。通過對數字資源整合分析,還可以保障生產安全并迅速應對產業鏈中的不確定性,進而提升應對沖擊的能力。
四是有效增強產業鏈彈性。產業鏈彈性主要是指產業鏈遭受突發事件沖擊后的恢復能力。數字經濟通過優化要素配置,能有效提升產業鏈運行效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創新應用,能化解產業鏈上因時空分離而引致的問題;通過搭建要素共享平臺,能有效降低斷鏈風險,有助于實現企業間資源的集成與對接,提升產業鏈的靈活應變能力;通過形成協同網絡,能夠增強產業鏈的可靠性,使得產業鏈集群突破地理空間限制,企業基于各類平臺分工協作,推動網絡效應和協同效應不斷增強。
構筑產業鏈競爭新優勢
當前,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面臨一系列挑戰。產業鏈存在“卡脖子”的技術短板,產業基礎依然薄弱,同時產業鏈發展不穩定、不平衡,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對此,需把加快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作為搶占全球制造業競爭制高點的主戰場,把產業數字化作為產業鏈發展的新引擎,構筑新的產業鏈競爭優勢。
一方面,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提供重要載體和平臺。數字基礎設施主要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下,支撐社會生產力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是數據要素的重要載體,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進一步推動產業數字化,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的堅實支撐,有賴于數字基礎設施發揮大幅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效率和核心競爭力,以及推動產業鏈優化集聚與融合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要增加數字技術投入,實現產業鏈協同創新。在全球價值鏈分工條件下,最終產品的創新程度不僅取決于產品所在行業,還取決于其中間投入品所在行業。產業鏈創新力綜合反映了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有中間投入品所在行業的創新程度,體現在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創新過程中。數字技術持續創新,能夠促進產業鏈各創新要素、創新主體、創新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促使生產方式轉變、發展動能增強、產業結構優化。
(作者陳曉東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