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短劇所講述的文物回家之路,投射了一個國家重新找到方向的寓言:一個國家穿過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現代化走去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最近,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出圈,有關文物保護及追索話題成為網絡熱點。5日短劇上線最后一集,“下一站是,瑰葭(歸家)路”再度戳中網友淚點。
一盞從大英博物館出逃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身成了一個可愛的女孩,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國媒體人,隨后倆人共同踏上歸家之路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館》每集都只有幾分鐘,劇情也很輕松、幽默,但是淚點卻不少。公交車上“瑰葭(歸家)路”的語音報站,最后文物之間的隔空對話,都很動人。“琴師陶俑伯伯,笛師陶俑阿姨讓我告訴您,那首未完的《長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哪怕僅僅看這些文字,心弦都仿佛被觸動。
現在這部短劇的播放量已經達到了數億,成了一個現象級的爆款。這部短劇之所以能出圈,除了質量本身之外,還是因為有著某種寓意,而這種寓意引發了集體的共鳴。
短劇講的是個“尋路”的故事,一個展品想找到回家的路。小到個人,大到民族、國家,“尋路”又何嘗不是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呢?其實,文物就是一個國家歷史進程的注腳,她們標記著一個國家曾經走過的路。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里,存放的中國文物至少有164萬件,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就多達23000多件。這個數字本身,就在說明一個國家的艱辛——她曾經歧路彷徨、無所適從,這些文物也仿佛迷路一般,紛紛流失。
但現如今,一個短劇所講述的文物回家之路,投射了一個國家重新找到方向的寓言:一個國家穿過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現代化走去。這些文物也仿佛成了這個宏大敘事的隱喻,她們也開始“尋路”——當然這是個雙向的過程,文化自覺的當代中國人也在尋找她們。
或許這才是這個短劇真正讓人淚目的地方,它讓人不自覺在腦海中浮現了一幅近代百年的歷史場景,并引發人們今昔之別的感慨。風雨如晦的歲月終究過去了,人們在手機屏幕前,在一個輕松自如的場景下,卻再一次在文物的身上,摩挲過去的沉重。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將文物請到聚光燈下的是短視頻,是一個屬于當代的傳播形態。文物并不會說話,劇中“隔空對話”的橋段完全是一種想象,是創作者們為文物賦予的故事,用一種當代的、年輕的審美結構,重新為文物賦予內涵。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也在“創造”文物,這當然并不是制造的意思,而是創造一種共識性的審美體驗。就像看到《千里江山圖》,人們不自覺地泛起一股家國之念。如今流失海外的文物,也被我們寄予了新的意義——她們的流失,代表過去的不幸;如今的家園已經山河一新,也準備好了迎接她們歸來。這個過程也許不容易,但相隔萬里的鄉愁,已經由此整體性地建立了起來。
《逃出大英博物館》是個如寓言般的故事,也愿這樣一部通俗的作品,能夠喚起人們對流失文物的關注。畢竟,文物回家的過程并不像故事講述得那般容易,過程中也不會有童話,這背后是千頭萬緒、異常繁難的法律訴訟與國際協作……所有這些,都還有待我們持久地努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清波
相關稿件